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抗糖”黑科技来了!浙商大团队开发首个筛选平台,杨梅成明星原料

    潮新闻 记者 滕一韬 通讯员 金昊2025-06-12 02:17全网传播量1万
    00:00
    00:00
    01近两年,“抗糖化”概念备受关注,因糖化反应与皮肤老化、疾病相关。
    02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团队发现杨梅多酚具“抗糖潜力”,并开发出全球首个“抗糖活性成分筛选及验证平台”,能快速识别食物中AGEs含量。
    03该平台背后有强大数据库,收录300多种食材信息,助力企业开发抗糖产品,已有多家食品企业合作。
    04专家傅玲琳认为,该平台有望打通实验室与市场,为消费者带来科学、安全、有效的抗糖产品。
    05团队计划扩大合作,将更多天然食材转化为抗糖原料。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这两年,随着大家越来越关心怎么吃得健康、老得慢,“抗糖化”这个词也火了起来。据悉,糖化反应会加速皮肤变黄、皱纹增多,甚至还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有关。怎么抗糖,也成了科学家们研究的新热点。

    眼下正是吃杨梅的好时节,鲜红多汁的它不仅是浙江人餐桌上的美味“顶流”,居然还藏着不为人知的“抗糖”黑科技。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Reverse AGE”学生团队就把目光投向了家门口的宝藏水果——杨梅。他们深入研究杨梅中的多酚成分,发现它竟然有不小的“抗糖潜力”。

    而为了更好地挑出这些抗糖高手,他们还搞了个大动作——开发出全球首个“抗糖活性成分筛选及验证平台”。平台通过一整套严密的步骤——冻干、氮吹、加内标,再用高精度的液质联用仪进行分析,能快速识别出食物中到底含了多少AGEs(糖基化终产物),检测数据还能实时上传数据库。

    受访者供图

    听起来有点复杂?简单说,就是用高科技手段,把各种天然成分“过一遍筛子”,谁能抗糖、效果好、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们这个平台可以通过多个指标来判断成分的抗糖能力,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团队负责人蒋宇豪表示,企业要做抗糖产品,也能直接用平台的筛选结果来配方,省时又省力。

    更厉害的是,这个平台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里面收录了各种天然成分的结构信息、活性数据以及它们在不同实验体系中的表现。这样一来,企业在开发抗糖食品或保健品时,直接就能查到标准化的数据,避免走弯路。而目前,平台数据库已经收录了300多种常见食材,不光记录它们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AGEs含量,还能追踪加工温度、时间等因素对AGEs生成的影响。

    在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抗糖领域专家傅玲琳看来,依托平台也将真正打通实验室和市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科学、安全、有效的抗糖产品。

    目前,这一平台已经和多家食品企业开展合作,将技术成果真正用到产品开发中。接下来,团队还计划扩大合作范围,把更多天然食材变成抗糖明星原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