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杭城各区发布了中小学期末考时间。
期末考倒计时,不足两周。
而六月的家长群早已炸开了锅。“必刷真题”“冲刺密卷”的文档满天飞,一场“补天”战正在进行。
老父亲老母亲化身“补天匠”,左手捧着错题本,右手举着模拟卷,比孩子更熟悉考点分布。
“再刷一套”“再背一遍”的催促里,藏着期盼,也裹着纠结。
当时针指向22时、23时,是该继续“临阵磨枪”,还是放孩子去睡觉?
图源:视觉中国
妈妈要求每天“加作业” ,孩子却很排斥
进入六月中旬,林芸每天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七年级的女儿小舟即将迎来期末考,可最近的摸底成绩让她坐不住了——数学和英语两科错题连篇,漏洞多得像是筛子。
家长群里,妈妈们疯狂转发着各种真题卷、知识点总结,林芸也跟风下载了几十个文档,打印成厚厚一摞,摆在女儿书桌上。
“从今天开始,每天加刷一套数学或英语卷子,错题订正完再补练同类型题。”这周一,小舟晚自习回家,正吃着夜宵,林芸语气坚决地和女儿“商量”。
小舟很不高兴,告诉妈妈,根本就没有时间做额外的卷子,学校作业写完,背完语文、英语、社会的复习部分,就要到九点半了。
“别的孩子一天能刷两套,咱们只做一套,已经算轻松了!”林芸苦口婆心。
这样紧张的气氛,其实在端午假期就开始了。
端午小长假里的一天正是儿童节,原本,林芸想带小舟好好放松,吃吃喝喝玩玩,但看着女儿作业上的很多“×”,她决定只花两小时带女儿吃顿大餐,其余时间全用来“补天”。
然而,“补天”的效率并不高。有一天下午,小舟花了三个半小时才勉强做完一份数学卷。
“她说自己写完学校作业了,不想写妈妈布置的卷子。而且说有些基础题,她都会了,再做也浪费时间。基础题根本不费脑,多刷提高速度啊,就是听不进去!消极怠工,故意拖拖拉拉,让额外复习计划泡汤!”吐槽起女儿,林芸一肚子火,眼看着女儿不想主动做题,她又用奶茶、零食等来“贿赂”。
“现在考试只剩不到两周了,这样怎么行啊?”林芸又急又气。
昨天晚上,林芸再次拿出一份“期末压轴50题”后,小舟直接炸了:“妈妈,我真的做不动了!在学校也是天天做题,脑子都成浆糊了!”
看着小舟疲惫的脸,委屈的声音,林芸深吸一口气,意识到也许自己太心急了。她翻了翻那堆打印卷子:“我们可能要改变下策略,你觉得怎么样复习更好?”
林芸心平气和地和女儿讨论后,打算不搞题海战术,而专注错题重点练,并查漏补缺知识点。
林芸说,接下来的复习,自己不会再疯狂塞题。虽然“补天”效果还未知,但至少,家里的火药味会淡不少。
多背还是多睡?“遗忘症”愁坏老母亲
“每天要背的东西太多了!睡眠时间都被挤占了。”提起儿子小齐的期末复习,方琦的语气里满是无奈。
最让小齐头疼的是社会科目。这个对历史地理充满兴趣的男孩,上课时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可一到考试,那些事件分析、历史意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在脑海里变得支离破碎。“明明很感兴趣,可成绩就是上不去。孩子这一届中考,社会还是闭卷,真是发愁。”方琦苦笑。
本学期期中考前,方琦曾信心满满地当起了“家教”。她把自己当年文科学习的“独门秘籍”倾囊相授,从画提纲到联想记忆法,恨不得把三十年前的应试技巧都教给儿子。可小齐刚背了十来分钟就开始眼皮打架:“老妈,我太困了,真的一个字都记不住了……”结果不出所料,社会成了小齐期中考最大的“滑铁卢”。
如今期末临近,小齐也铆足了劲要“补天”,可时间却像握不住的流沙。
方琦忧心忡忡:“期末作业量激增,总不能牺牲睡眠来背书吧?最近他拼尽全力在晚自习完成书面作业,回家后还要面对背诵任务——语文古诗文、英语单词、社会知识点……基础弱,哪哪都有漏洞……”
更让方琦焦虑的是,小齐似乎还没找到高效记忆的诀窍。
“常常背了一个小时,真正记住的却没多少,更别说灵活运用了。有时候我在想,与其这样低效地耗着,不如让他多睡一小时。”她仔细计算过,小齐现在每天只能保证8小时睡眠,离理想的9小时还差一大截。
“可是期末就像一场马拉松,听说班里有的孩子复习到深夜12点,大家都在冲刺……”方琦的眉头紧锁,“作为家长,我既希望他能多睡会儿,又怕他落后,这种两难的选择实在太煎熬了。”
您有遇到孩子期末复习的苦恼吗?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