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大衢州研究院与衢职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ⅩⅦ型胶原蛋白产业化突破

    潮新闻 通讯员 陈明 记者 季建荣2025-06-10 07:09全网传播量10.2万
    00:00
    00:00
    01近日,浙大衢州研究院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推进重组ⅩⅦ型胶原蛋白研发与产业化。该合作对衢州生物化妆品原材料研发至关重要,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02ⅩⅦ型胶原蛋白作为皮肤健康与医学修复的关键因子,在医学美容等领域有广阔前景。浙大衢州研究院在筛选核心功能域、制备技术上取得突破,将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03双方共建产教融合平台,打造“研-学-产”无缝衔接新模式,计划在3年内建成小规模胶原蛋白生产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孵化平台。
    04合作旨在加速技术落地,双方共建“胶原蛋白联合创新中心”,浙大衢州研究院负责技术研发,衢职院团队负责中试生产等,有效打通产学研链条。
    05未来,双方计划联合企业开展临床试验,探索ⅩⅦ型胶原蛋白在慢性创面敷料等场景的应用,并推动行业标准制定,或将成为衢州生物经济新增长点。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衢州研究院”)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合作,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共同推进重组ⅩⅦ型胶原蛋白(Type XVII Collagen)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该合作的达成,标志着衢州于生物化妆品原材料研发与生产板块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新范本。


    受访者供图

    ⅩⅦ型胶原蛋白:皮肤健康与医学修复的“关键因子”

    胶原蛋白是人体重要的结构蛋白,而ⅩⅦ型胶原蛋白作为近年来科研界的热点,在皮肤基底膜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表明,ⅩⅦ型胶原蛋白与皮肤干细胞再生、伤口愈合及毛发周期调控密切相关,其缺失可能导致皮肤老化、脆弱甚至罕见病。因此,该蛋白在医学美容、创伤修复和抗衰老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浙大衢州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所生物医学团队长期致力于胶原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尤其在“筛选ⅩⅦ型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域”“重组胶原蛋白制备技术”上取得多项突破。此次合作中,研究院将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则依托其“生物制备产教融合基地”,培养适配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实现“科研-教学-生产”闭环。 


    受访者供图

    产教融合平台:打造“研-学-产”无缝衔接新模式

    ⅩⅦ型胶原蛋白在皮肤修复、抗衰老及罕见病治疗领域潜力巨大,但其产业化面临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规模化生产稳定性不足等挑战。传统科研机构往往专注于基础研究,而企业则更关注市场应用,中间的工艺优化、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恰恰需要既懂理论又具备实操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指导老师宋鹏霞老师表示:“职业院校的使命是服务地方产业需求。通过联合实验室建设、校企‘双导师’制等方式,学生可直接参与ⅩⅦ型胶原蛋白的中试工艺开发,提升实战能力。”据悉,双方已共同申报“浙江省产教融合重点项目”,计划在3年内建成一条小规模胶原蛋白生产线,为各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孵化平台。

    为加速技术落地,双方共建“胶原蛋白联合创新中心”。其中,浙大衢州研究院负责上游技术研发(如基因工程改造、蛋白结构优化);衢职院师生团队负责中试生产、工艺放大及质量控制。

    “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往往是企业最需要的‘即战力’。”合作企业代表表示,“衢职院的学生熟悉胶原蛋白生产设备操作、GMP规范管理,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浙大衢州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刘玉斌研究员指出,胶原蛋白产业面临“提取成本高、渗透吸收效率低下”等挑战,通过高校智力资源与职院应用型人才的互补,能够有效打通产学研链条,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目前,团队致力于通过AI+生物合成的创新模式,突破传统透皮递送技术的局限,为胶原微肽及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受访者供图

    未来展望:打造衢州高端化妆品新名片

    衢州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新材料、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区域产学研协同优势。下一步,双方计划联合个别企业开展临床试验,探索ⅩⅦ型胶原蛋白在慢性创面敷料、功能性护肤品等场景的应用,并推动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模式不仅为胶原蛋白产业链注入创新活力,也为全国职教改革与产业升级提供了“衢州经验”。随着研究的深入,ⅩⅦ型胶原蛋白或将成为衢州生物经济的新增长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