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迟到的“编辑记录”——2025年4月21日上午10:00,文轩新华书店和成都天立学校(陴都校区)邀请著名作家袁敏,进入校园为500多名小学生开展“爱让我们长出翅膀——《月光妈妈》图书分享会”活动。
自从《月光妈妈》出版,袁老师已受邀前往小学、初中、职高和大学举办了近30场分享活动。这一场让我印象尤其深刻。
我们将分享主题定为:爱让我们长出翅膀。“我们”,作为第一人称视角,既是袁老师分享时的视角(当下),也是月光妈妈群体及其丹巴孩子们的视角(过去)。隔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何以让现在的孩子和那些因爱脱困的孩子产生情感共鸣?从“我们”说起,说开去。
千里迢迢来到成都,当然要跟成都的孩子分享发生在他们当地的真人真事——书中《梨花红 桃花白》《东谷河畔的断臂女孩》《永远的四年级》等篇章中的丹巴女孩,各有自己的故事。她们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尝过生活的苦:成为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家庭经济窘困,身心受伤……
但谁又能否认,生命有着脆弱的一面,更有顽强的那一面。加上,她们遇到了一直托举自己的月光妈妈!爱像夏夜里的萤火,让逐光的人、心中有光的人,相聚在一起,彼此照亮,携手同行共进。
从分享效果看,我们的调整思路是对的。
天立学校主抓阅读的舒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希望学生除了校园生活,还能去了解外面的世界;除了“考试分数”“和同学吵架”两种情绪之外,还有社会责任感与担当。
为此,从2024年年底开始,他们就发起了校园公益市集,也发动学生书写外面的世界。但从收上来的文章来看,大家所写的无非还是“眼前的方寸”。
今年筹备4月读书月活动时,舒老师读到《月光妈妈》这部作品,他认为,不同于以校园生活为书写对象的虚构作品,《月光妈妈》这样的非虚构作品可以让孩子们看到另一种真实的生活。
书中的那些孩子,有一大半就生活在四川,地理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不富足、自我觉醒的缓慢,等等,无不让他们的读书之路布满荆棘,但他们没有困于大山,爱和自我追逐,让他们走出了大山,飞向了自己向往的远方。
这样的非范本化写作、题材独特的作品,既是对儿童阅读面的拓展,也是一堂极好的德育课。
现场的孩子们听完袁老师讲述姐妹花、断臂女孩许方燕及念了七年一年级的噢措的故事,争相互动。
有人问:袁老师,许方燕那匹马叫什么名字?
也有人问:怎么才能帮助到他们呢?
还有人问:噢措这么优秀,应该给她升级。这样她18岁了,就可以追上别人的进度。
这样的教育是有力量的,是具有前瞻性的,是为孩子计深远的。
那个问马的名字的女孩,吃完午餐,还守在门口。袁老师离开前,又追上前问道:袁老师,您问许方燕了吗?她的马叫什么名字?
舒老师告诉我们,女孩自己也骑马,所以她特别想知道那匹马叫什么。她说每一匹马都是有名字的。
我想以此结尾,每一匹马都是有名字的。你心中的那匹马叫什么名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