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送考路上丨从“赤甲登科”到“金榜连珠”,他们每天送一道菜为考生加油

    潮新闻 记者 邱伊娜2025-06-08 01:49全网传播量16.7万
    00:00
    00:00
    016月7日,杭州富阳徐华为高考女儿准备早餐后,前往江南中学食堂工作,保障住校生高考期间餐饮。学校食堂不仅确保食品安全,还通过特色菜单为学生加油。
    02江南中学食堂提前拟好高考菜单,种类丰富口味清淡,包括早餐13种选择,中餐有红烧仔排等,还有西点房美食。食堂严格进行食材盘点和农残检测。
    03厨师长张孝成在食堂工作近20年,曾收到学生礼物,今年继续为考生服务。食堂考前三周每天赠送寓意菜品,如小龙虾寓意“赤甲登科”。
    04赠送菜单结合学生喜好,包括辣子鸡、回锅肉及特色小吃。考前周日,食堂特制小蛋糕送到高三教室,给学生带来轻松一刻。
    05江南中学食堂员工朴实温暖,将为人父母的耐心与爱融入工作,默默为学生加油鼓劲,期待他们高考顺利。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6月7日早上4点,天还没亮,家在杭州富阳的徐华起了床,当天是女儿小俞高考的日子。她悄悄到厨房,开始准备女儿“钦点”的高考早餐:米汉堡、白煮蛋。

    把早饭在锅里保温后,徐华骑着电动车出了门,直奔她的工作单位—杭州市富阳区江南中学。作为一名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每天五点就要到岗,即使是高考日,徐华也没打算请假,“高考时我做早饭,爸爸送考,我们一家三口早就商量好了。学校住校生多,吃住都要做好保障,他们的三餐不能出问题。”

    在富阳区江南中学,食堂的叔叔阿姨们是学生高考期间最暖的“送考人”,他们不仅要保证当天餐食的安全可口,还想尽办法通过美食为学生加油鼓劲,做到暖胃又暖心。

    考前,学校为学生准备了定胜糕。

    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半

    食堂“送考人”一直在线

    6月7日早上7点,已经在食堂完成一部分工作的徐华告诉记者,女儿已经顺利被爸爸送到考点。而在学校食堂,六点不到就有考生进来吃饭。

    昨天第一门语文考试11点30分考完,五分钟后,就有学生在食堂吃上了刚出炉的午饭。

    考完语文后,高三考生在吃食堂准备的焗饭。

    学校食堂主任李银军说,上午师傅们从7点30分开始备菜,准备完成后掐着点炒菜,10点准时下锅。

    考试期间的菜单早就拟好,被打印在红彤彤的易拉宝上,整体种类丰富、口味清淡。例如早餐就有13种可供学生选择;中餐有红烧仔排、钱江肉丝等炒菜,还有面条、小笼包等小吃;西点房里有芝士焗饭、现烤火腿面包。

    高考菜单

    徐华告诉记者,自己负责的一部分重要工作就是当天的食材盘点和农残检测,“食材样本要浸泡15分钟后检测,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流程标准执行,因为背后是几千名学生的食品安全。”

    从凌晨5点到晚上10 点半,结束夜宵档口后,食堂的工作人员才下班。在学校工作近20年的厨师长张孝成记得,2023年高考结束,有两个高三女生特地到学校食堂,送了一个杯子给他,说谢谢叔叔这几年在食堂为她们做好吃的美食。

    张孝成说,这个杯子他好好珍藏起来了。今年,他继续在食堂一线为考生们服务,祝高三的考生们都前程似锦,展翅高飞。

    小龙虾,小蛋糕

    食堂每天送一道菜为考生加油

    高考前三周,富阳区江南中学食堂每天都会推出一道有寓意的赠送菜,来为高三学生加油鼓劲,这是学校多年的传统。

    比如周一是小龙虾,菜名叫“赤甲登科”,希望学生们能独占鳌头;周三有炸肉串和炸鸡腿,寓意“金榜连珠”和“大吉大利”。

    “赤甲登科”

    张孝成告诉记者,学校里住校生居多,三餐都在学校吃, “高考是很多孩子人生的重要节点,考前他们有什么爱吃的,我们都尽量满足。”

    比如很多学生会到窗口夸食堂的辣子鸡做得好,家里吃不到,想让食堂多做点。所以赠送菜单上,既有学生平时爱吃的辣子鸡、回锅肉,也有不常见的小龙虾和炸串。

    此外,费时费力的“功夫菜”也不少,比如今年有一道龙眼丸子,要把鸡蛋裹在肉末里,放进油锅炸后再红烧,最后切开装盘,前前后后要花上一个多小时。

    徐华的女儿小俞就很喜欢赠送菜里的炸鸡腿,徐华说:“女孩子平时不会经常点油炸类的菜,但因为这次是赠送的,也有好意头,她吃得很开心。”

    考前的那个周日,食堂特地做了小蛋糕,装在箱子里送到每个高三教室里。

    学生很喜欢食堂做的小蛋糕

    学生们本来都埋头在试卷书本中,拿到小蛋糕后都露出了笑容,有女生边用勺子挖蛋糕边比耶,男生们则举着蛋糕合影,那是冲刺阶段难得的轻松一刻。

    记者观察:细节里的温暖

    杭州市富阳区江南中学的几位食堂工作人员,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朴实和温暖,一如自家的爸爸妈妈。

    从员工徐华到厨师长张孝成,再到食堂主任李银军,他们都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或“不善言辞”,只怕不能提供很好的报道素材,但说起自己日常的工作来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温暖的小细节。

    对于住宿的学生来说,高中三年和食堂的叔叔阿姨们打照面的时间甚至比自家爸爸妈妈还要多。这些员工们本就为人父母,知道如何对孩子好,所以也将“为人父母”的耐心与爱迁移到工作之中,比如观察着学生爱吃什么,心情是否不佳,然后悄悄盘算着如何为他们准备点好吃的解解压。

    等考试结束,高三学生们涌入食堂,食堂里的“送考人”们不语,只把热气腾腾的饭菜多多舀入碗中,期待他们吃饱、吃好。最后默默注视着吃完饭奔赴考场的“小战士们”,在心里为他们鼓劲加油。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全力以赴!高考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