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全国爱眼日:老中青三代人,这些“视力杀手”最该防!

    潮新闻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张煜锌2025-06-06 06:30全网传播量12.7万
    00:00
    00:00
    012025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倡导早防早治眼病。
    0232岁李先生因糖尿病导致视力下降,确诊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及时治疗视力恢复。提示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眼底筛查。
    0361岁高度近视患者孙阿姨因白内障视力模糊,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视力显著提高。提醒中老年人警惕白内障。
    0412岁小雷同学近视度数快速增长,医生建议近视防控并定期医院复查。强调中小学生近视普遍,家长应重视视力变化并干预。
    05专家建议,为延缓近视发展,孩子应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每天保证2小时有效户外时间。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眼科主任王斌表示,对于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眼症等眼病,应做到早防、早筛、早诊、早治。

    “糖网”盯上年轻人

    32岁的李先生,3年前确诊糖尿病,由于自身爱吃甜食、缺少运动,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理想。最近李先生偶然发现自己视力下降得厉害,视线前还出现了一块黑斑,赶紧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眼科就诊。

    眼底病专科负责人赵平副主任医师检查发现,李先生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5,双眼视网膜均可见出血斑及硬性渗出,确诊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幸来得及时,赵平为其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配合一段时间的药物,李先生的视力慢慢得到恢复。

    赵平副主任医师提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人群首要致盲眼科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患病5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后,每年都应做眼底筛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再加上治疗及时,多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是可以保住视力的。 

    中老年人警惕白内障

    不久前,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眼科白内障青光眼专科负责人王斌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高度近视患者孙阿姨,右眼1600度,左眼1200度。

    孙女士61岁,是一名“手机控”,平日爱好就是刷短视频。 结果每天戴着眼镜刷手机,感觉越来越费劲,越来越模糊。

    王主任通过检查发现,孙女士患有白内障,且双眼戴镜视力已降到0.3,经过一系列术前检查与评估,王主任为孙阿姨进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术后,孙阿姨的视力得到了显著改善,远中近视力均明显提高,达到0.8,从此告别厚厚的眼镜。

    图片由创作大脑AI生成

    儿童重在近视防控

    五一假期,12岁的小雷同学由妈妈陪着来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屈光专科负责人何陈亮副主任医师专科门诊。

    “医生,这孩子眼镜配了没两年,度数可能又涨了不少,最近和我们说黑板都看不太清了。”小雷的妈妈很焦急,还拿出了两年前的检查数据。

    何陈亮副主任医师边看检查资料边安排小雷进行散瞳验光等专科检查,结果显示,小雷度数确实长得很快,目前右眼近视500度,眼轴长24.59,左眼近视425度,眼轴长24.01,双眼度数分别都涨了200度,眼轴也长得超出正常范围。

    “眼轴也和身高一样,随着生长发育在不断地长长。通常生长发育期的小朋友眼轴增长速度是0.2-0.3mm/年,度数增长和眼轴是呈正比的。”何陈亮解释道,他建议在近视防控的同时,至少3个月至半年来医院复查,及时监测度数与眼轴增长情况。

    目前中小学生近视已非常普遍,随着远视储备慢慢减少,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视力的变化,定期进行专科检查,必要时做出适当干预,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同时也应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天保证2小时的有效户外时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