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白领小琳被干咳折磨了整整三个月,每到凌晨咳嗽就像定了闹钟般准时发作,止咳糖浆、抗生素轮番上阵却毫无效果。辗转多家医院,胸部CT报告均显示"肺部无异常",究竟是得了什么病呢?
来源:视觉中国
在浙大二院临平院区慢性咳嗽多学科联合门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林峰采集病史时发现,小琳既往有鼻炎病史,否认有皮肤过敏以及荨麻疹史;养猫2年且近期家中装修后咳嗽加剧;冷空气/油烟刺激后咽痒干咳;症状呈明显季节性波动;其母亲、外婆也有长期咳嗽史……
“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评定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及合并变应性鼻炎。”沈林峰说,“接下来,联合门诊其他学科也会进一步对病情进行专科会诊,我们再制定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
耳鼻喉科专家通过鼻内镜发现,小琳的鼻黏膜苍白水肿,尘螨过敏原检测强阳性,确诊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咳嗽迁延不愈的关键诱因找到了,是鼻后滴流持续刺激咽喉。
消化内科检查后发现,小琳没有反酸烧心症状,喉咽反流评分(RSI)评估5分,提示目前不存在隐匿性胃食管反流。
中医科则诊断小琳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弦,这是风痰伏肺、本虚标实之证,并提出分期治疗方案:急性期疏风宣肺,缓解期健脾固本,配合穴位贴敷调节免疫。
也就是说,小琳表面是单纯干咳,但FeNO升高、家族过敏史、宠物暴露史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揭示了“过敏三级跳”的发展轨迹——从过敏性鼻炎到咳嗽变异性哮喘。
“若不干预,5年内有30%概率进展为典型哮喘。”沈林峰说,以往,在缺乏肺功能检查的年代,很多反复咳嗽、气促的患者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者咽喉炎”。
如今,通过中国咳嗽指南标准化诊疗程序、多学科联合诊疗,不仅能精准揪出真凶,更能通过规范、全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让患者摆脱咳嗽困扰。
针对小琳病情,联合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两周后的复诊,小琳反馈治疗一星期后,咳嗽基本消失,睡眠质量恢复至患病前水平。
沈林峰提醒,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被称为“没有喘息的哮喘”,日常如果出现了这些信号别忽视:咳嗽超8周未愈;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咳嗽伴咽痒/胸闷;养宠物后症状加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