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别人的高考

    潮新闻 周勇2025-06-06 02:34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01王兄为孩子教育费尽心力,双胞胎儿子学习成长有差异。大儿子棋聪明,作文优秀,成绩稳定在班级前十;小儿子乔基础较弱,但通过努力缩小了与哥哥的差距。
    022022年,两兄弟参加中考,棋顺利进入十四中康桥校区,乔则进入民办江南中学。王兄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大量精力,包括找我补课、商量转学等。
    03王兄作为公务员,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巨大,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他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出。
    04棋和乔从初中到高中,经历了学习和成长的挑战。我相信棋能考上好大学,乔也在努力追赶。高考对他们来说,是成人礼,也是蜕变的开始。
    05王兄和孩子们的故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中考和高考。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思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方式。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正吃着饭,王兄发过来一条微信:兄弟,有没有高考作文的压轴题范文?

    我赶紧搜肠刮肚去找。

    2020年前,我和重庆出版社下属一家公司合作编《中考优秀作文》系列,找一本高考方面的书,那是信手拈来的小事。如今几年过去了,和对方失去了联系。但王兄,他作为一个家长,对孩子有着那份永远在线的责任。

    2022年,他的孩子中考。2025年,他的孩子高考了!

    从我在初中教书时起,他就一直是一个拎着包跟在孩子后面的好父亲!

    别人是一个孩子,他不同,他有两个孩子,而且是双胞胎儿子。

    大的叫棋,小的叫乔。这两孩子读书一直是喜欢的,所不同的是,大的聪明一点,领悟能力强;小的基础弱,领悟能力差一点。两兄弟从初一时一直跟着我学语文。每一次,他都是送到楼下,然后发给我一条短信,说孩子上来了,辛苦兄弟!然后,就走了。

    王兄单位在解放路上,离我家近。

    两兄弟的脾气我是熟悉的。大的感悟力好,尤其是作文,他能熟悉地运用叙述描写方法,洋洋洒洒,千儿八百字没有问题。因此,成绩一直优秀。在班级里一直是前十名,年级排名大概一百多名。乔的成绩在班级处于中下,相对比较弱。这也是王兄比较担心的。

    为了提升两个孩子的语文能力,王兄可以说做到了尽其所能。春秋两季,孩子在我处补课,如果忙,他就把我接到他单位。他的办公室是酒店客房改的,可以说一应俱全。在里面补课,安静,方便。他给我泡茶,孩子们坐下。我给他们俩讲作文。渐渐的,孩子们对作文的兴趣有了提升。我把他们的作文推荐到《西湖·中学版》上去,先是棋的,稍加修改即可拿出去投给《西湖》编辑,乔的要修改几次,经过敲打,才能投稿。大约过了两个月,杂志登出来了!编辑寄给我时,我第一时间告诉王兄,王兄仿佛中了大奖。说要请我好好喝一点!

    王兄在酒后告诉我,两兄弟其实本来在温州那边读小学。初中的话想读温州外语实验学校,是个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的学校,另外还有温州中学,他都能想办法让孩子们去读。后来,王兄到杭州做公务员了,他提议让孩子们到杭州来念书,为此他与老婆商量了许久,他老婆在温州开牙科诊所,生意比较忙。两人意见不一,老婆和他岳父母当然希望孩子们在温州读下去,但王兄不乐意。商量的结果是两孩子都跟着过来了。

    那时,我在一家民办学校任教,王兄想通过我帮忙,以便进入我所在的学校就读。可惜的是,我没有帮上这个忙,两兄弟考了,但成绩不是很好。一个三百多名,一个六百多名。两人都没有考上。王兄比较失望,我劝他说,不要紧,让孩子先上公办,至于成绩,有我们呢。

    不久之后,两孩子顺利安置在十三中就读,十三中在西湖区算是比较厉害的公办学校了。王兄虽然觉得遗憾,也只好作罢。

    2022年中考成绩出来,棋567,乔543。语文成绩棋110,乔105。那时我已经辞职出来在公司三个年头了。他们两,还有我带的锦绣中学一个学生,总分557,语文102。这个孩子已经签了天元高中,是余杭区新办的高中,据说是按学军水准打造成将来的城西品牌中学。

    王兄开始担心孩子们的归宿,就是读哪所高中。7月6日,王兄告诉我,棋上了十四中康桥,乔滑档了,后来是上了民办江南中学。

    王兄问我,有没有办法上更好的中学。我曾打听到有渠道,但要收费。为此,我劝他,还是老老实实做可靠的打算,毕竟(收费)不是小数目。

    一晃三年过去,王兄两个儿子如今怎样了?

    王兄说,总体上还不错,开始他还是周末去接乔。棋自己回来没有问题。乔比较远,不过现在有校车过来,他也就乐于在家给孩子烧点好吃的了。

    王兄和他的两个孩子,是我见过的所有中国家长与孩子的缩影。当父亲的掏心掏肺为孩子扫除障碍。

    我不知道孩子上初中那几年,他们有没有回到温州,回到孩子妈那里去相会。在我眼里,温州家长都是舍得培养孩子的,他们花了大把银子送孩子上民办,又花了大把银子去培训机构上学。他们为了孩子一掷万金,在高中与高中培训机构间折腾,三年了,只为高考这几天。我相信棋一直是很有主张的,只是不要输在心态上,中考他没有发挥好,只上了重点高中的分校,但他一定能考上好大学。至于乔,他个子明显比哥哥高出许多了,他通过努力,把和哥哥的差距缩小到20来分,到了高中,他们俩,也许能齐头并进。

    高考是成人礼,相信经历过这一道关的人都清楚。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他们由不懂事到自己知道努力,也是在这一阶段过来的。经历过中考再经历高考,他们会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全新的高考生。梦想的花朵要绽开,就要历经风雨。

    至于王兄似的中国父母,他们在操心孩子这门成绩那门成绩的同时,他们两鬓开始上霜,头顶开始掉发。他们的脸色开始由红润到苍老。他们和孩子一样经历了中考,在他们把对孩子的期望寄托在即将到来的时刻——高考时,他们就仿佛在走一条长征路,一千多个这样的日夜啊,在守护中期望孩子破茧成蝶,一飞冲天!

    别人的高考,一样让我这个操心的过来者在思想和情感上,找到同频的感觉。其实,我们都曾经是高考制度的受益人,也是它的同行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