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63岁大伯来这里“减重”?专家:中老年人更需要这份科学减重处方

    潮新闻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吴婧2025-06-05 05:46全网传播量10.6万
    00:00
    00:00
    0163岁赵大伯因心绞痛植入心脏支架后,在浙江医院体重管理中心接受科学体重管理,医生建议其增加抗阻训练,提升心肺功能,强调中老年人需关注内脏脂肪含量及体检指标。
    02浙江医院门诊部主任王亚利指出,中老年人看似瘦小但体脂率可能不低,尤其是内脏脂肪高,易引发心脑血管问题,提醒中老年人群重视筛查并早期干预。
    03浙江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号源紧张,多学科团队提供个性化体重优化方案,包括内分泌科评估代谢异常、临床营养科提供饮食指导、心脏康复制定运动处方等,助力患者科学减重。
    0431岁吴女士持续肥胖八九年,例假不规律,在浙江医院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运动耐受度,分析脂代谢和碳水代谢情况,以找到高效燃脂心率,指导居家科学运动。
    05浙江医院针灸科主任诸剑芳建议,现代人因久坐、依赖空调等导致脾虚体质,可通过中医针灸调理体质,同时建议在家进行壶铃等无氧运动,科学减重比盲目坚持更重要。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四楼体重管理中心,63岁的赵大伯(化名)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人体成分分析。身高173cm,体重62.9kg,BMI指数21。

    乍一看,大伯的身板似乎和“肥胖”不沾边,他为何会来这里呢?

    赵大伯日常生活中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五个月前一次在飞机途中再次突发不适,检查发现他的前降支血管75%狭窄,当时通过手术在大伯的心脏里植入了一个支架。

    大伯本身血脂比较高,平时又不爱喝水,血液也容易黏稠,术后康复期,大伯的老伴格外重视,坚持带他来医院,希望通过科学的方式把风险“管理”起来。

    “他的肌肉含量比较少,日常可以进行一些抗阻训练,来增加四肢和核心的肌肉量。”浙江医院门诊部主任王亚利表示,在康复的后期,赵大伯通过运动提升心肺功能方面的锻炼也很重要。多学科团队根据他的生活习惯,给出个性化的干预建议。

    事实上,对中老年人而言,体重数字小未必代表健康,隐藏的脂肪很危险。王亚利指出,老年人要多关注内脏脂肪含量以及体检一些主要指标,在门诊中,她遇到一些中老年人看起来身板瘦小,测出来的体脂率并不低,尤其是内脏脂肪这一块,也就是腹型肥胖,通过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准确判断。

    “心脑血管问题跟血糖、血压、尿酸等指标异常都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心梗年轻化,往往跟这些指标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王亚利提醒中老年人群要格外重视这方面的筛查,早期进行干预。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呢?王亚利指出,有冠心病等家族史,体重指数(BMI)接近肥胖临界值的,我们提倡的科学减重,更侧重于将身体一些异常指标管理好,不单纯管理身材,以远期活得更健康为目标。“针对老年人群多病共存的特征,在体重管理上发挥医院的优势,增加了这块的服务内容,后续会联合心脏康复、康复医学等相关治疗团队一起制定方案。”

    国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浙江医院自开出体重管理门诊以来,网络预约挂号平台提前两周放出的号源,没多久就一抢而空,据了解,体重管理中心多学科团队门诊免挂号费义诊活动将持续至6月19日。一个患者完成整套评估下来要1个小时左右,现阶段医院开放每周一下午、周三上午门诊,后续根据患者需求增加门诊时间和医生排班。

    对于体重偏大,代谢障碍、三高人群,除了药物治疗,通过科学的体重管理,可以达到较好的健康预期。对于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甲减的患者,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内分泌科对于患者的代谢异常等情况进行评估;临床营养科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个性化饮食指导意见,后期一对一进行跟踪随访;心脏康复结合患者的体能情况制定安全的“运动处方”;全科医学科、中医内科、针灸科等专家组成多学科临床团队,提供个性化体重优化方案。

    在心肺运动试验区,31岁的吴女士正在进行测试,持续肥胖八九年,她的例假也时常不规律,希望通过科学的方式瘦下来,给自己定了一个减到100斤的目标。“很多时候患者运动得很累,实际脂肪并没有燃起来。”浙江医院心脏康复科技师杨晓解释,通过对患者静止、热身、运动三个阶段的监测,评估运动耐受度,分析脂代谢和碳水代谢的情况,找到高效燃脂的心率,进而指导患者如何居家科学运动。

    “现代人长期久坐办公、过度依赖空调,往往属于脾虚体质,睡眠质量差,瘦素也会影响。”浙江医院针灸科主任诸剑芳发现,一些患者体重很难减下来。

    马上要进入梅雨季节,外湿同样可能加重脾虚的症状,患者常常表现为肢体乏力、身体自觉沉重,她建议,除了饮食控制,可以配合中医针灸进行体质调理。下雨天不能成为运动少的“借口”,在家也可以选择壶铃等无氧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对于腰腹部塑形有效果。

    减重路上,科学方法比盲目坚持更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案,才能让减重效果事半功倍。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国家喊你来减重,跟着名医走对路
    相关新闻
    靠“吃”治疗?营养师教你“一手”掌握健康饮食秘籍
    01:23
    小伙为何痛如“生锈机器人”?警惕这个偷袭年轻人的隐形杀手
    海盐这个“减脂营”,有了首批成功“案例”
    凌晨时分的呼救,罪魁祸首竟是泥沙样的“小石子”?
    20多岁小伙为何厌恶自己,这种“绿色癌症”,年轻人最易中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