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举夺葵"成新宠!海宁种的这朵鲜花卖火了

    潮新闻 记者 于瓅 海宁传媒中心记者 姚家莹 章添2025-06-04 09:44全网传播量4.5万
    00:00
    00:00
    01近年来,向日葵成为家长和亲友向考生表达祝福的首选,浙江海宁斜桥镇黄墩村的共富大棚里3亩观赏向日葵竞相绽放,成为市场“新宠”。
    02随着中高考临近,黄墩村的观赏向日葵订单量激增,每天能收到800-1000株订单,主要销往海宁及周边县市。
    03黄墩村创新尝试“羊肚菌+向日葵”轮作模式,提高大棚利用率,首批3亩向日葵试种大获成功,市场反响远超预期。
    04为迎接考试季,鲜花店推出寓意吉祥的“毕业季套餐”,商家利用数字谐音梗定价,为传统鲜花销售注入新创意。
    05面对广阔市场前景,黄墩村规划扩大种植规模,将销售网络延伸至周边城市,金色向日葵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六月,蝉鸣渐起,高考、中考的脚步也随之临近,“助考”氛围渐浓,在“一举夺魁”与“向阳而生”的美好寓意加持下,近年来,向日葵成为家长和亲友向考生表达祝福的首选。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浙江海宁斜桥镇黄墩村的共富大棚里,3亩金灿灿的观赏向日葵正在竞相绽放。这些带着祝福的金色花朵,正搭乘着鲜花产业蓬勃发展的暖风,成为今夏市场的“新宠”。

    向日葵花田 图源:海宁传媒中心

    当记者走进斜桥镇黄墩村时,眼前一亮:3个大棚内的观赏性向日葵整齐排列,叶片厚实、长势正旺。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每株杆高都在一米五以上。

    随着中高考临近,这些向日葵早已成了抢手货。这几天,村里的微信订单响个不停,每天都能收到将近800-1000株的订单量。“我从早上6点半到,要忙到下午5点。”村民沈引芬一边说,一边利落地修剪着刚刚从地里收来的向日葵,把多余的叶片去掉,从而更凸显花朵的美。

    据了解,这些“幸运花”主要销往海宁及周边县市的鲜花店和批发商,并且在接单后,由村里统一配送,方便了农户和商家。

    村民一同修剪花叶 图源:海宁传媒中心

    而说起这批观赏向日葵,实则是村里今年的创新尝试。

    “4月收完羊肚菌,我们想着向日葵的生长期可能2个月差不多,刚好赶上中高考,符合大众需求,对村里来说也是个‘好兆头’。”黄墩村党委副书记孙媛介绍,这种“羊肚菌+向日葵”的轮作模式既能提高大棚利用率,又暗合“一举夺魁”的好彩头。

    这个决定,在现在看来,是真的做对了——市场反响远超预期,首批3亩向日葵试种大获成功!

    记者搜索发现,为迎接考试季,不少鲜花店早已备足向日葵货源。商家们更是别出心裁,推出了一系列寓意吉祥的“毕业季套餐”:“未来可期”“前程似锦”“乘风破浪”等主题花束琳琅满目。更有商家玩起数字谐音梗,将花束定价为67.8元“录取吧”和98.5元“九八五”,在满足消费者美好祝愿的同时,也为传统鲜花销售注入了新创意。

    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肖亮教授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鲜花作为情感载体的消费价值正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近几年,这种情感消费需求越来越大。”

    向日葵花田 图源:海宁传媒中心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黄墩村已着手规划扩大种植规模,将销售网络延伸至周边城市,“接下来我们会增加亩数,还会多种一点。”孙媛满怀信心地表示。

    这幅金色画卷,正在黄墩村的徐徐展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飘香大肉粽20年不涨价!海宁“粽子奶奶”用传统手艺征服现代味蕾
    00:59
    海宁有座村庄藏着“香草大宝库”,这儿的人把“可食花园”玩出了新高度
    00:40
    没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路遇小店着火,海宁3名男子出手
    00:34
    跨越山海的对话!海宁——黑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推广活动启幕
    刚开业就被指侵权,海宁“胖都来”是个什么商场?
    00:47
    连续3天!海宁这场展会,“五一”等你来淘货
    下手太狠了,海宁长安镇两棵60多年树龄的大树被剥皮,还能不能救回来?
    从河南到宁波再到海宁,这条寻亲路走了54年
    “有架无人机跟踪我!”海宁一小伙报警,结局让人很意外
    00:40
    注意,受台风影响,海宁沿江各观潮点临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