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从半昏迷到重新站立,95岁的她说:“活着真好!”

    潮新闻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朱琳2025-06-02 05:55全网传播量2219
    00:00
    00:00
    01经过两个月努力,杭州市拱墅区半山(桃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成功帮助95岁李奶奶从半昏迷状态恢复意识并重新站立。
    02李奶奶病情复杂,原本家属计划安宁疗护,但经医生会诊分析后决定进行康复治疗,采用阶梯式康复方案,包括精心护理、心理疗法等。
    03经过30天治疗,李奶奶脚趾抽动0.5秒,意识逐步苏醒,家属与医护团队共同配合下,李奶奶每天聊天时长增加,甚至能坐起来打扑克。
    04康复团队启动步行训练,李奶奶从需三人合力帮扶到能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10米以上,复查显示身体各项指标趋于稳定。
    05这场生命博弈不仅是医疗技术胜利,更是医者人性温度的见证,李奶奶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表达了深切感谢。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期,经过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拱墅区半山(桃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学科团队两个月的坚守与努力,95岁高龄的李奶奶奇迹般地从半昏迷、长期卧床到拔掉胃管、鼻饲管、恢复意识并重新站立。李奶奶的家属特地送上一面写着“白衣天使情系病患 侍患如亲关怀备至”的锦旗,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小站供图

    今年2月,95岁高龄的李奶奶家属找到了半山(桃源)中心的综合病区,想请医护人员为李奶奶开展安宁疗护,送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我妈的病史,可能一张纸都未必能写的下!恶性肿瘤、肺部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消化道出血、肾脏功能不全……反正你能想到的常见病,几乎都得过,再加上这么大年纪,我们当时真的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医护人员们的想象。

    因李奶奶处于半昏迷状态,她的家属原本是想着进行安宁疗护,让李奶奶安心走完最后的日子。但是经过主诊医生杨天玉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团队的会诊分析后,认为李奶奶的情况其实更适合住院进行康复治疗,并有希望恢复意识、重新站立起来。

    在杨医生的主导下,半山(桃源)中心借助医联体的医疗资源,迅速组建了救治小组。

    “我们不仅要救命,更要救回有质量的人生。”

    团队采用“阶梯式康复方案”:因为患者大小便失禁,护理团队除了做好晨、晚间护理,每小时检查一次,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舒适,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清理呕吐物、排泄物;每2-3小时帮助李奶奶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拍背,预防并发症;每4小时配送定制流食补充营养,医生通过心理疗法激发患者求生意志,每3天进行一次会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最令医护团队难忘的是经过整整30天的精心治疗,处于半昏迷状态近一个月的李奶奶,脚趾竟不自觉地抽动了0.5秒。

    “那一刻我们知道,她的意识正在逐步苏醒。”

    护士长周美翠有厚厚一沓的特殊护理日志:为防长期卧床形成压疮,每两小时为她翻身涂润肤油;发现她无意识攥拳时,便轻握她的手掌低语:“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加油好吗?”这些看似寻常的动作,在患者意识边缘激起了涟漪。

    在家属的共同配合下,李奶奶意识逐步清醒,每天聊天的时长从5分钟逐渐增加到数小时,有时甚至还能坐起来和病友打扑克。

    “看着老妈一天好起来,我这沉重的脚步也一天天变得轻盈!真是没想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能有这么优质的医疗服务!”

    小站 供图

    随着肢体肌力的逐步恢复,康复团队启动步行训练。起初需要三人合力帮扶,到2个月时,李奶奶已能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10米以上。

    “看她第一次独立抬起左腿时,我们整个病区都沸腾了!”护工刘阿姨激动地说。

    小站供图

    近日复查显示,李奶奶身体各项指标都趋于稳定,甚至关键的血压、血糖等生化指标都接近了正常值。

    在家属搀扶下,她拉着医护人员的手,再三感谢道:“谢谢你们,活着真好!”这简单的话语,让参与轮班救治的十余名医护湿了眼眶。

    这场与生命的博弈,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人性温度的见证。当精密的医疗仪器与病床前的温柔注视交织,医者用超越职责的热忱,在生命废墟上搭建起希望的阶梯。

    正如李奶奶家属所说:“侍患如亲、关怀备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