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首个!专为老年读者服务,杭州图书馆“银龄友好”阅读空间西湖边开放

    潮新闻 记者 宋浩 通讯员 李镜媛2025-05-31 08:09全网传播量12.1万
    00:00
    00:00
    01截至2024年底,杭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27.27万,占总人口25.92%,比上年增10.92万。杭州图书馆推出“银龄友好”阅读空间,满足老年人阅读需求。
    025月30日,杭州图书馆“银龄友好”阅读空间正式开放,是浙江省首个此类空间,通过资源体系、空间设施、服务模式三维设计,打造全场景友好型文化空间。
    03该阅读空间创新推出“代际书单”,搭建双向代际文化交流通道,并配备智能听书机等设备,提供数字阅读新体验,将人文关怀融入设计细节。
    04“银龄友好”阅读空间从阅读推广、老有所学等方面推出延伸服务,通过多样化活动促进代际理解。端午前夕,一场代际对话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读者参与。
    05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表示,“银龄友好”阅读空间是文化服务回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创新,希望通过阅读促进长者与年轻人交流,构建包容和谐社会氛围。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据杭州市老龄办月前发布的《杭州市2024年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7.27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5.92%,比上年增加10.92万人。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当下,杭州图书馆率先策划了一个专为老年读者服务的阅读空间。5月30日,位于杭州图书馆生活主题分馆(浣纱路254号)内的杭州图书馆“银龄友好”阅读空间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浙江省首个“银龄友好”阅读空间。

    该空间以满足老年人阅读需求、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提升老年人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资源体系立体化、空间设施适老化、服务模式生态化”三大维度的细节设计,为老年读者打造全场景友好型文化空间,让他们在书香浸润中畅享智慧晚年。

    恰逢端午前夕,一场以丝线为笔、诗书为媒的代际对话在新空间悄然展开,现场设置了创意互动签到、主题三行诗展、书袋互动装置和代际生活实验四大版块活动。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副馆长王卓佳,湖滨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任峰、社会组织综合党总支书记王杭,杭州老干部大学部分学员和在馆的老年读者共同参与见证。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空间形成从纸质书香到数字阅读的双轨资源体系。针对纸质文献特别设立主题银龄专架,配备大字版图书、报刊及杂志;覆盖健康养生、人文历史、旅游地理等银发热门主题;根据全国老龄办推荐的“百种适老读物”形成“银龄书单”;更创新推出“代际书单”,通过老伙计“书”适圈,汇集退休教师、学者以及活跃在养生、旅游、摄影等各个领域“银龄”达人的精选“私藏”书单,同时依托青年人“书”适圈,收录年轻人热门读物,以此搭建起双向代际文化交流通道,让书籍成为连接两代人的精神纽带。

    此外,读者可借助智能听书机获取健康养生、历史文化等领域的数字资源,畅享“听得舒心、看得省心、用得顺心”的数字阅读新体验。

    这个为长者量身定制的阅读空间,将人文关怀融入“感官友好”的设计细节之中。地面铺设防滑地毯,桌柜边缘加装硅胶防撞条,服务台备有急救药箱,无障碍卫生间……这些隐形的安全守护,让老年读者从落座那刻便卸下心理负担。

    全区域采用护眼照明,舒适座椅搭配腰枕靠垫,放大的标识系统,桌面上放置着手持放大镜和可调光扩视仪,空间中还配备有智能听书设备……处处彰显对长者阅读需求的细腻关照,助力安全、舒适、智能的阅读体验。

    在服务维度上,除了基础的日常阅读服务,该空间未来还会从阅读推广、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代际沟通四个方面推出延伸服务,将其打造成为连接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桥梁,以多样化活动为契机,促进代际理解,共同探索生命意义与价值。

    绕线签到:书本金句串起代际图谱

    在场馆入口处的交互式绕线装置前,文学经典成为代际沟通的密码。参与者们借助《追风筝的人》《平凡的世界》等馆藏经典中选取出的金句,回答关于人生的问题。

    一对爷孙组合正在这里协作完成一场“文学对话”,老读者以蓝色丝线缠绕《朱光潜谈美》里“慢慢走,欣赏啊”,注解他的人生态度,年轻人则以《老人与海》中“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句,表达他们的青春韧性。

    活动现场吸引来自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参与其中,共同编织出这幅“岁月交错成的彩虹”,串起不同世代的生命注解。

    生活实验:代际差异催化文化传承

    天井斑驳的光影中,三组跨越代际的生活实验正在同步进行。端午手工区内银龄读者的热熔枪与青年读者手中的顶针同台共舞,艾草挂饰、五彩编绳等传统端午符号和3D打印等新元素在不同代际手中裂变出多元形态。

    检索挑战区当银发族与大学生PK,哪组队伍会在书本与AI检索中更胜一筹?他们共同设计的“养生食谱”效果又如何?“我们教长辈驯服AI,他们教会我们岁月沉淀的智慧密码”,大学生感叹道。

    书画展演区长辈宣纸上的墨韵与青年屏幕里的数字笔触交相辉映,两种代际创作方式的“碰撞”,绘制出城市过去与未来的双重风貌,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这场跨代际文化实验证明了阅读空间可以作为社会融合的催化剂,文化传承也不是单行道,而是不同世代彼此照亮、共同书写的双螺旋。

    三行诗展:银发幽默融化银龄焦虑

    “银龄友好”阅读空间内错落分布馆员绘制的小展板构成“解压长廊”,老年读者们化身为银龄生活“段子手”,以三行诗镌刻温暖瞬间,或是一场忘年的书海偶遇,或是管理员与老友的幽默对谈,又或是某本旧书翻出的会心一笑。


    这些轻盈灵动的诗句,如午后穿过书架的光斑,记录着图书馆里不期而遇的欢愉与温情,演奏出一段笔尖上的银发诙谐曲,将老年生活智慧转化为治愈时代焦虑的文化良方。

    端午书袋:铃铛回响传递“代际”书单

    系着端午五彩丝的铃铛轻响,一个绣有艾草纹样的“书”袋落入读者掌心,袋中的《傅雷家书》与“有些话要慢慢说才入心”的荐书留言相映成趣。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发放了30个暗藏玄机的盲盒“书”袋,每个“书”袋中均含有长者推荐优秀书籍与老年读者荐书语录。

    “‘银龄友好’阅读空间不仅是文化服务回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创新价值,更是代际融合的窗口。我们希望通过阅读,让长者与年轻人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构建包容和谐的社会氛围”刘冬馆长表示。

    诗书传情,杭州图书馆“银龄友好”阅读空间是一次精准回应老年群体多元文化需求的主动实践,不仅为银龄阅读注入时代活力,更加助力深化杭州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有了“国字号”标准
    杭州市老龄化现况如何?来看这份公报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动全省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新变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