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零花钱买的动漫周边被妈妈扔掉了!”这种常见矛盾该怎么解决?

潮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潘晓艳2025-05-31 07:18全网传播量711
00:00
00:00
01近日,11岁女孩小青因购买动漫周边与母亲产生矛盾,向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罗原求助。
02罗原发现,孩子“吃谷”现象普遍,周边商品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社交话题,与跟风从众心理有关。
03罗原建议家长应理解孩子需求,加强沟通,避免先入为主地贴负面标签,可设置“动漫体验日”了解孩子。
04若孩子过度沉迷动漫周边并出现情绪问题,罗原提醒家长应及时寻求心理科医生帮助。
05罗原在多个学校开展青春健康讲座时,发现不少学生和家长都面临类似的困扰。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我同学的爸妈就不反对她买动漫周边产品,这几天杭州动漫节开幕,甚至专门开送车她看漫展,可我明明是用自己存的零用钱买的卡片,还被妈妈扔掉了,之后我们大吵了一架,到现在还没和好。”近日,11岁姑娘小青(化名)特意找到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罗原求助。

擅长青春期心理教育的罗原在详细了解来龙去脉后,得知原来小青最近迷上了“吃谷”,所谓“谷子”,其实是由“Goods”音译而来,代指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系列周边商品。说起自己偷偷摸摸的收藏经历,小姑娘红了眼眶。

图源:图虫

罗原是理解小青心情的,这些年来,她在辖区内多个学校开展青春健康讲座时,总会遇到不少被类似问题困扰的学生与家长。

罗原介绍,以今年读五年级的小青为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逐渐深化了自我认知,而随着学业压力增大,是需要一些具象化的情感寄托,“谷子”就相当于是一种心灵慰藉。

此外,也与孩子的跟风和从众心理有关。在“吃谷”逐渐成为一种社交模式后,如果自己不玩,就少了与同龄人沟通的共同话题,甚至还会因买到各种不同样式的动漫周边而成为身边孩子关注的焦点,获得同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与之前很多人竞相争抢“网红”可达鸭的心态类似。

针对高发的“吃谷”矛盾,罗原建议家长要多一分理解,并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不能因为不理解这些周边带给孩子的快乐就先入为主地贴上“玩物丧志”、“影响学业”的标签,可试着和孩子一起设置“动漫体验日”,通过共同参加活动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降低亲子矛盾。

“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能有效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罗原提醒,若家长发现过度沉迷于“谷子”世界,并出现一定的情绪问题,请及时寻求心理科医生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