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第一届“呵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暨家校社医·共筑心盾”公益活动在浙师大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顺利举行。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国家“家校社医协同联动”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
活动伊始,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玉燕致开幕词,她强调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对参与本次活动的各方表示衷心感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亚松教授、浙师大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高校长等多位领导发表致辞。他们一致强调,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呼吁各方携手,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朱晓华院长则表示,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将全力支持并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活动现场
开幕式上,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授权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筹建“浙江省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研学基地”。该基地将整合医疗、教育、社区等多方资源,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通过科学干预和预防前置,将零散经验转化为可复制模式,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协同化发展。
活动现场
此外,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与赛鸥公益联合设立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关爱专线也正式启动(专线号码:0571-86077791)。该专线在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下运行,旨在推广“早发现、早干预”模式,强化社会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心理健康支持。
活动现场
“儿少心理成长关爱计划”暨援助家庭签约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首批受助家庭代表与院方及公益组织正式签约,这一温暖的举动不仅为困境中的孩子和家庭带来了希望,更彰显了社会各界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担当与责任。
活动现场
在“医·校·家”圆桌讨论环节,多位嘉宾围绕家校社医协同联动中的挑战与创新实践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与成功案例,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讨论环节为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提供了宝贵思路,也为与会者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嘉宾们一致认为,家校社医协同联动不仅是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更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干预向主动关爱转变的重要途径。
活动现场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周国岭在闭幕词中表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他呼吁各方联手,助力孩子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此次活动通过家校社医多方协同,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切实的心理健康支持,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未来,各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