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由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市教育学会、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滨江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滨江区教育研究院承办,杭州滨文中学协办,以“人工智能应用与教育创新”为主题的2025年杭州市教育科研学术节在杭州滨文中学正式启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教育科研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成尚荣,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沈佳乐,中共杭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孔永国,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芸佳,滨江区教育研究院院长苏建强等参加本次活动。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沈佳乐,中共杭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永国,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芸佳分别致开幕辞,对人工智育与教育创新的发展提出了愿景,并预祝本次教育科研学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吴飞和杭州市竺可桢学校教育集团书记欧自黎为竺可桢学校教育集团进行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中心授牌。
揭牌仪式
苏建强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的滨江内涵与行动路径》为主题在开幕式上做区域经验分享,从基本内涵、行动路径和实践成果三个角度出发,介绍了滨江教育在实践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中的具体行动。
苏建强做区域经验分享
吴飞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思考。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历史与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生成逻辑以及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
吴飞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思考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教育科研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成尚荣用“狂飙”和“狂欢”两个词来描述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围绕AI赋能教育的十句话做了题为《智能快车,教育向未来》的主旨报告。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教育科研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成尚荣做主旨报告
开幕式在思想碰撞与智慧共享中落下帷幕,而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探索才刚刚启程。在接下来的分论坛中,来自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将围绕人工智能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和教育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以学术之火点燃教育变革的星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