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正在上海举行的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有客商尝到了产自金华兰溪七星山的炭梅,竖起大拇指称赞。
昨晚,兰溪市汤友贵家庭农场的创始人汤友贵喜滋滋地转发了儿子拍来的现场视频,又骄傲又心疼地发了条朋友圈:“儿子儿媳妇,两位梅三代辛苦了。有了年轻人的加入,梅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一起努力让中国杨梅走向世界!”
老汤的儿子和儿媳妇
汤友贵今年51岁,是兰溪这个杨梅世家的中流砥柱。
早在1984年,汤友贵的父亲汤华通开辟了十亩荒地,种下“希望梅”;2016年,汤友贵搭建起新大棚,培育“精品梅”;2021年,儿子汤须钧回乡,“梅三代阿汤”借助自媒体广拓销路并引入数字化管理,打造“出口梅”。
“今年杨梅整体丰产,特别是大棚,产量稳定。这些年汤友贵家都不做预售,不预定,汤友贵说,“因为每年都不够卖。每年都有30%的增长。今年杨梅还没上,来问的客户比往年要多,量比往年要大。”
即将开启的杨梅季,老汤信心满满,“我们兰溪杨梅,天下有名。我这里杨梅好卖,主要是品质有保障,我三年前就开始对客户承诺,一箱里面坏一颗(杨梅),我就直接补一箱,或者全额退款。我这里的杨梅风味特别足,鲜美度特别浓,这样就有辨识度,人家吃得出来,这个杨梅是我的七星山的。”
几年前,老汤想给自家的杨梅注册商标,想了很多名字都没有成功,意想不到的是,用自己的名字通过了。“以梅会友,以情为贵”,展会上,这款礼盒特别吸睛。
“梅三代”汤须钧告诉潮新闻记者,食品展上客人尝的是今年的黑炭梅(荸荠种),大家问得多的东魁杨梅,上市预计会在6月1号以后。他说,客人尝鲜后觉得“酸酸甜甜特别好吃”,近百人主动要求加微信,说等杨梅上市了来采购,还想送点给亲朋好友。
西雅展是世界三大食品展之一,主要做进出口贸易。阿汤夫妇接触了很多外国客商,“来参展收获很大。出口意向的有不少,需要有相应的认证,后期会积极对接推进。”阿汤说,自己英语很一般,老婆一直是学霸,大学英语六级轻轻松松考出,毕业后在全外教的英语机构工作,让自家的兰溪杨梅走向世界,多亏了她。
汤友贵告诉潮新闻,2023年他们就申请了出口备案基地,通过兰溪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帮助,打通出口壁垒,确保出口杨梅符合国际标准,出口流程畅通无阻。
“出口这一块,去年是迪拜、新加坡,今年香港、澳门地区,包括欧洲更多的国家已经在洽谈中。”汤友贵说,去年首次尝试杨梅出口,售卖效果出人意料。出口迪拜的杨梅,每斤500元,一斤约有16颗,这样算下来,单颗杨梅售价达到了30多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