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夜景。张之冰 摄
2025年4月8日至12日,应邀参加《浙江日报》笔会,履及杭州、绍兴,恰如山阴道上,目不暇接。暮春三月,聊发诗兴,于途中所吟拣选为小辑。
西湖夜舟
暮春三月下余杭,
夜月熏风上画舫。
旧谙西子淡妆渺,
一片喧歌入碧窗。
注:晚游西湖,原以为游人不会多,谁知竟然摩肩擦踵,且有聚而起舞欢歌者。游船亦人满。月上中天,灯火璀璨,望山影绰绰,波光粼粼,令人留连。
满江红-谒张苍水祠墓
哀仰孤忠、入祠内,风云早歇。墓庐草,含悲依旧,风绕凛烈。浩气沛然肝与胆,节贞皎似星和月。慕岳、于,碧血借枝席,思凄切。
空遗悢,未曾雪;每卧尝,心难灭。
会舳舻,只惜龙蟠终缺。廿六岁扬驱虏剑,十九年洒浙东血。“好山色”,绝唱动人寰,裂天阙!
注:张苍水是明末最后一位坚持抗清的将领,26岁以秀才之身揭杆义军,腥风血雨,屡败屡战,矢志不渝十九年。屡屡拒绝清廷招降。后被叛徒出卖被捕,杀害于杭州,临刑前遥望凤凰山,赞叹一声:“好山色!”张苍水生前写诗誓言:“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指于谦),乾坤半壁岳家祠”,“敢向丹心借一枝”“添得新坟一座无”,表明要成仁取义,效法葬骨一席!张墓前还有章太炎墓,章太炎先生也崇尚张苍水。1897年,章太炎与宋恕、陈虬、陈黻宸等发起“兴浙会”,提出以“刘基、于谦、王阳明、黄宗羲、张苍水五公”为榜样,振兴浙江,并创办《经世报》为兴浙会的宣传媒体。
覆卮山
层层滴绿有人家,
名将诗宗借物华。
只惜广陵弦散去,
覆卮才好枕流霞。
注:至上虞,游覆卮山,此地处上虞、嵊州、余姚三地交界。此地山清水碧、惠风和畅,因东晋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以千年梯田、百年古村等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不过来时油菜花谢,已成翠绿遍野。此地人杰盛出,尤谢灵运最为著名,尚有蔡邕、王義之、谢安、嵇康等履迹,据说《广陵散》写于此地白马驿站。画舫游湖中吟成小诗。
游绍兴东湖
石壁劈天泻下湖,
乌蓬摇去且飘浮。
坐听一曲莲花落,
唉乃春波风半酥。
注:全国东湖有九,而绍兴越城区者最小。游湖乘乌篷船,饶有兴味。园中有戏台,听绍剧与“莲花落”。
游快阁并登舫鉴湖
阁头酒意未全消,
铁马冰河诗最豪。
我下鉴湖八百里,
舫上沉吟数六桥。
注:据云旧桥六仅存其三,最长桥名古纤道,下画舫由望月桥登岸。
快阁为陆游所建。其一生力主张坚决抗金。晚岁居故乡鉴湖农村,于鉴曲胜地建快阁,我猜“快阁”之名取自苏东坡诗“一点浩然气,快哉万里风”。一路上还调研了绍兴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和稽中越国考古现场。赴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叶家堰,采风鉴湖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和绍兴水文化建设。大长见识,尤感兴趣该古村落改造,原住民皆回迁,值得点赞。
雨中游镜湖、安昌古镇
镜湖一夜也潇潇,
漉到今朝湿小桥。
信步古街茶肆觅,
杏花不见卖声招?
其二
雨色岩涯遍翠藤,
春波白鹭也歇停。
阳明遗迹今何在?
此处原来未点兵。
注:明祁彪佳《越中园亭记》中记载,柯岩采石遗址至少已2500年历史,最早为范蠡为建造越国都城时始采掘。汉唐均为采岩石矿地。故岩崖高削,余雕为佛像。安昌镇云王阳明曾于此讲学。而今沿流市肆喧哗,土产丰富,游人不绝。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