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路过杭州良渚古墩路和荀甫路口的人都会注意到几幢绿色外立面的建筑,有人说它远看像集装箱,也有人说它像位于荷兰格罗宁根的著名公寓Mercado,有种低调的艺术气息。
玉海棠 徐叔竞 摄
这几幢绿色建筑物,是玉海棠项目的公建部分,其外立面大面积使用了以往在杭州楼市很少见的陶板材质。
事实上,今年以来杭州不少项目都陆续尝试在外立面使用陶板。
芝澜月华轩 徐叔竞 摄
比如位于钱二板块的芝澜月华轩目前实景已经基本呈现,其弧形外立面颇具豪宅风范。比较引人注目是,在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背景下,每层之间用铝板和深绿色陶板线条装饰,让立面富有色彩变化。
龙兴广场 徐叔竞 摄
曾经蹉跎多年的市中心灯芯巷地块的龙兴广场大厦,如今虽然项目还在收尾施工,但其外立面已经吸引了不少建筑爱好者的注意,其米白色的外立面,同样也是采用了陶板材质。
杭州人都非常关心的恒隆广场,最近商场入口位置也开始安装橙色的釉面曲线陶板。
恒隆广场 徐叔竞 摄
此外,杭州还有不少在建项目宣称将使用陶板。
在国内其他城市,近期也涌现出不少大面积使用陶板的豪宅项目,比如上海壹号院、宁波明湖金茂府等。
跟以往高端项目常见的干挂石材、铝板、玻璃幕墙等材质相比,陶板有哪些优缺点?就此潮新闻记者咨询了多位建筑行业资深人士。
一位开发商人士告诉记者,陶板是由陶土结合其他原料经过高压定型后,经过1200℃的高温烧制而成,其物理性能比较稳定。跟石材、铝板、玻璃幕墙一样,陶板一般也是通过龙骨干挂安装的。
“跟前几种材质相比,陶板最大的特点是色彩丰富,陶板的釉色能根据需要来定制。”该开发商人士表示,像杭州这几个项目的陶板颜色就包括薄荷绿、深绿、米白、橙色,而上海壹号院的陶板外立面是暗红色,相比石材主要是白灰色系、铝板主要是银白色系来说,视觉上会更具美感,而且陶板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层次,会让建筑显得更生动。
就性能来说,陶板也有诸多优点。首先是安全稳定,抗腐蚀性良好,外立面不易褪色;其次是便于维护,其表面防静电、不易吸附灰尘,容易通过雨水冲刷完成自我清洁;再者是陶板的隔热、隔音性能在目前广泛应用的外立面材质中是佼佼者。
不过其缺点是强度低于石材,存在一定的脆性;而且陶板是烧制的,每批次的色泽、表面肌理等或许会存在一些偏差,需要反复比选,对于以前高周转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太费时间精力,不划算。
相比之下,石材质感好、强度高、耐久性好,但其自重较大,对建筑主体结构要求更高,而且部分石材存在放射性;玻璃幕墙比较通透轻盈,能最大化引入自然光,整体视觉效果好,易于清洁,但其缺点是保温隔热性能差,且存在光污染以及具有一定的自爆率等问题;铝板重量轻、造型丰富,安装便捷、工期短,但铝板隔音隔热性能一般,且高温下可能变形,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在同样的建筑形式下,这几类外立面材质的的造价大致如下:普通玻璃幕墙综合单价约700~1000元/m²;干挂石材综合单价约700~900元/m²;异形陶板综合单价一般在600~800元/m²;铝板综合单价一般在600~750元/m²。具体的项目实际造价会因地区差异、行情波动、材料品质、施工工艺等因素有所不同。
之前,陶板主要在公建项目使用比较多,如爱马仕门店就非常喜欢采用陶板外立面;在住宅方面,以前国外的一些高档公寓如纽约的施坦威大厦会用陶板,在国内住宅项目则非常少见。为何近期陶板外立面忽然开始流行?
对此,建筑工程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陈利锋认为,这跟性能优势迭代、政策导向、建筑审美变化及技术成熟度等因素相关。
从性能优势来看,陶板的重量一般仅为石材的1/3-1/2,能大幅降低建筑主体承重压力,尤其适合高层或改造项目,且抗震性优于玻璃幕墙。
从环保层面来说,陶板的原材料主要是天然陶土,可回收再生,符合绿色建筑的认证要求,而石材开采容易破坏生态,玻璃幕墙和铝板的生产则能耗较高。
从建筑审美来看,铝板、玻璃幕墙几乎千篇一律,而陶板通过表面处理(如拉毛、釉面、雕刻)呈现天然肌理,可以满足“新中式”“在地化”等设计需求,其经高温烧制后的颜色持久性强,符合追求“历久弥新”的高端住宅和公共建筑项目。
此外,早期陶板主要依赖进口,单价普遍超过1000元/㎡,如今国内厂商技术成熟,已经实现大规模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随着如今建造“好房子”成为未来的趋势,陶板作为一种比较优质且符合“低碳性能”的外立面材料,今后或许会成为替代传统幕墙的主流选择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