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论文考核莫陷入“唯AI率”误区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5-05-09 11:42全网传播量23.3万
00:00
00:00
01毕业论文AI率检测引发热议,结果显示连名家名篇都被误判高AI率。
02多所高校引入AIGC检测,若学生毕业论文AI率超40%将收到警示。
03学生为降低AI率反复修改论文,甚至使用“用AI降AI”的方法,但此举对提升论文质量无益。
04“AI率”应作为参考而非决定性质指标,高校应更侧重对论文“质”的考核。
05AI时代,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善用AI,写出更有思想性、价值和意义的论文。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源:网络截图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关于论文AI率“亮红灯”的帖子引发热议。

有网友反映,毕业论文中原创内容经一些AIGC系统检测后,常被指出AI生成内容比例过高。可这样测出来的结果真的准确吗?有人将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与刘慈欣《流浪地球》的片段上传至某常用论文检测系统后,结果显示,这两篇经典作品AI生成内容总体疑似度竟分别达到了62.88%和52.88%。而《滕王阁序》竟被检测出100%AI率。

就大学生论文而言,今天的“AI率”可视为进化版的“查重率”,都是以量化指标进行考核的具体表现,目的则是为了向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说“不”。不过,相比于“查重率”,“AI率”看起来却没有那么靠谱。连名家名篇都能被检出“高AI率”,“AI检测”能否打败“AI论文”,至少现在还没个定论。

现在,多所高校宣布在论文考核中引入AIGC检测,有的学校还明确要求,若学生毕业论文中“AI率”超过40%,学院将向学生发出警示,并要求其自查自纠。可是,在“AI率”不够成熟和靠谱的当下,高校盲目上马相关考核,这无异于“刻舟求剑”。用不确定不稳定的工具,求一个确定性的结果,本身就很可笑。低不代表没问题,高也不代表就一定有问题, 这就会陷入“薛定谔的AI率”困局。

对学生们来说,一旦论文被贴上“高AI率”的标签,因为很难“自证清白”,只能想办法去降低“AI率”,有人反复修改结果导致语句生硬,有人被迫删减精彩段落,更有甚者调侃需故意“写笨”以规避误判,就连“用AI降AI”这种以魔法打败魔法式的大招都放出来了。

这个过程中,不否认确实有一些用AI生成的论文被发现,但也很容易误伤“无辜者”,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更尴尬的是,AI率“为了降而降”的一切操作,实质都是一种无用功,对论文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

AI是新生事物,其所带来的不仅有新变革,也有新问题。面对这些新问题,社会大概率会手忙脚乱或者无从下手,就会习惯性套用现成的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但现实中哪有那么多一劳永逸的方法,结果根本“不适配”,最后只会“一地鸡毛”。“AI率”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怎么办?还是应该跳脱出惯性思维,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桎梏。

面对“AI造论文”泛滥的新课题,至少在当下阶段,对高校而言,就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要避免陷入“唯AI率”的现实误区。“AI率”的指标当然可以有,但顶多是参考性质的,而非决定性质的。正如有专家所言:一篇论文怎么样,关键还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原创的东西。高校不妨借此机会,更侧重对论文“质”的考核,对学生能力和思想的考核,重构评价维度,这么一来,“AI造论文”更容易现原形,生存空间也自然越来越逼仄。当然,这与一个“AI率”指标相比,确实复杂多了,但却是对学生对教育负责任的表现,有时候“笨办法”,才是真正的聪明办法、好办法。

AI时代,要想论文完全与AI隔绝,本身就不现实。既然如此,那么引导学生善用AI,写出更好、更有思想性、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论文,才是教育工作者该有的追求。在“象牙塔”里,AI到底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和学生们的选择有关,但更取决于教育者的格局与智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32)
花语无解人自欢 · 2025-05-10 01:07 · 浙江杭州回复
“AI率”检测至少目前还是不够靠谱啊,《滕王阁序》这样的名篇AI率查出来百分百,难道唐代的王勃可能用AI写文章吗?在AI率检测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贸然用它作为评判论文的依据,实在是不够明智的,很容易误伤认真原创的学生,还容易让作者为了达标对论文进行不合适的删改,反而降低了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潮客_etebus · 2025-05-09 23:43 · 山东淄博回复
“AI检测”能否打败“AI论文”,至少现在还没个定论。
寒江雪 · 2025-05-09 22:48 · 浙江宁波回复2
当下AI助力论文写作已成趋势,应注重对论文“质”的考核。引导学生不过度依赖AI,而是善用其为工具,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创新探索,融入自身见解与研究,让AI成为提升论文价值的帮手,产出更具学术与实践意义的成果。
潮客_wdup45 · 2025-05-09 22:41 · 浙江衢州回复
不是AI能帮助的
潮客本人 · 2025-05-09 21:50 · 浙江衢州回复
AI时代,要想论文完全与AI隔绝,本身就不现实
潮客_wzd2gf · 2025-05-09 21:44 · 浙江温州回复
又是一年毕业季
睡莲 · 2025-05-09 21:41 · 浙江杭州回复
专家说得对,看一篇论文好不好,关键看有没有灵魂,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
潮客_wmbg6a · 2025-05-09 19:15 · 上海回复
AI 检测可以做参考,但是不能绝对看 AI 的判断,毕竟 AI 目前的思维还是人工设置得,而人的思维的多样化,这么多年人们自己也没有研究清楚。
潮客_wzsfey · 2025-05-09 18:19 · 浙江嘉兴回复
有点不靠谱了
潮客_578841 · 2025-05-09 18:10 · 浙江绍兴回复
当AI模型越来越成熟生,教育界的唯论文论是不是也要改改了?
潮客_wcqtgb · 2025-05-09 16:55 · 浙江温州回复
引导学生善用AI,写出更好、更有思想性、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论文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