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乌斯怀亚,天边的蔚蓝苍穹

潮新闻 葳蕤陈风2025-05-09 08:44全网传播量1028
00:00
00:00
01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游客可在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360°俯瞰,体验546米高空视野。
02乌斯怀亚位于阿根廷火地岛省,被誉为“世界的尽头”,其历史与囚犯开发紧密相连,如今成为旅游胜地。
03安第斯山脉跨越南美七国,总长8900公里,是地球上最长的山脉之一,造就了多种绝美风景。
04乌斯怀亚的“世界尽头邮局”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寄送明信片,体验慢生活与浪漫情怀。
05旅行能拓宽生命维度,乌斯怀亚作为天边小城,激励着人们追逐自由和梦想,遇见更好的自己。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魔都百年建筑群里出生的我,儿时觉得外婆的乡下是天边。到了外婆家,觉得太阳下山的地方是天边,每每憧憬远处被夕阳映照出苍松翠柏的朦胧山峦,很想走近去看看。

参加工作后,跑的地方多了,视野开阔了,渐渐有了“天涯海角”的概念。胸怀世界,眼帘里就有了不一样的天边。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360°俯瞰,体验546米高空视野。

苏州河(吴淞江),源于太湖,其形成中有天目山苕溪水流注入,经外白渡桥汇入黄浦江,被誉为上海母亲河。

地球上最长的安第斯山脉,紧挨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南至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从赤道迈向南极的旅程中,总长8900公里的巨型山脉跨越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7个国家,纵贯南美大陆西部,3.5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长度。

绵亘蜿蜒的“南美洲脊梁”行进至此,与太平洋、大西洋山水交融。亿万年复杂的地质变迁,板块碰撞,抬升出星罗棋布的岛屿。主岛火地岛,三分之一面积归属阿根廷23个行省之一的火地岛省(另三分之二归属智利),首府乌斯怀亚市(Ushuaia)以特殊地理位置享誉全球,是阿根廷的尽头,也是世界的尽头。

上海市百年历史建筑铭牌。

上海市中心成都路延安路路口的五层高架道路枢纽。道路的空间概念带给人们超脱现实与俯瞰自由的体验感。

自从知道世界上最遥远的城市是乌斯怀亚后,多少年来一直被这片土地的遥远与神秘所深深吸引着,期待有一天能走进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感受大自然原始的壮丽与震撼的力量。随着年龄增长,“天边”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一个界限,它承载着对于世界的认知和人文情怀,还有内心深处的追寻与向往。

18个月前,当南极洲凛冽的寒风飞越比格尔海峡刮过脸颊时,我明白:只要出发,就能到达。站在乌斯怀亚的土地上,仿佛添加了一把燃烧潜能的薪柴,在点燃梦想之火时开始重新认识自我。自我实现,它不是个人满足的代名词,而是生命潜能的一种觉醒。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都需要在自由选择中创造,从中由此及彼地体会到人类探索未知的执着。所谓的世界尽头,其实正是人生另一段精彩旅程的开启。

安第斯山脉庞大的身躯,造就了许多绝美的风景,如茂盛的热带雨林、辽阔的稀树草原、皑皑白雪的高山冰川。

世界之最的名头虽被2019年设市的智利小镇威廉斯港超越,但在人们印象中,乌斯怀亚依然是世界最南端。

8000年前,雅马纳人(Yamana)乘着独木舟,跨越麦哲伦海峡,来到火地岛。他们在几千年地理阻隔的原始时光里,围着合恩角的惊涛骇浪追猎海狮,用鲸脂点燃的灼灼篝火驱散寒冷,这在世代传袭中更传递着一种信念,以精神的光芒照亮族群的前路。

500年前,当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时,发现白天袅袅蓝烟,夜晚堆堆通明的篝火时,遂命名这片陆地为“火地岛”。

“呜——”,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我们乘坐的复古小火车沿着蜿蜒的Pipo河向火地岛国家公园腹地进发。

保持着原始风貌的火地岛国家公园。沼泽、河流、草原、森林、雪峰,诗意组成一幅沧桑而美丽的天然画卷。

像澳大利亚对罪犯后代并不介意一样,火地岛也以这段历史为傲,工作人员穿着当年囚犯服饰,为游客服务。

狭小的车厢内,三人一排的相向座位,稍显拥挤。戴上耳机,转动车门上方的旋转钮至“7”,可收听列车广播关于这段铁路前世今生的中文讲解。小火车驶入山林穹谷,目光透过车窗在美丽的雪峰云影间流转。这是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原始,静谧,一片苔藓丛生的森林里,马儿自顾自地吃着草,巴塔哥尼亚鹅在自由行走。车厢里算不上流利的中文讲述和路边散落着的枯白朽木树桩(其参差不齐的遗留高度揭示了砍伐季节与不同年份积雪的厚度),把我们带回囚徒伐木的那个年代。

巴塔哥尼亚鹅。

这列曾被称作“囚犯的火车”与乌斯怀亚的历史紧紧相连,那穿越时空的汽笛声,如同遥远年代羁押在这里的囚徒们绝处逢生的呐喊。

142年前,阿根廷政府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不毛之地——火地岛上设置监狱,作为大批罪犯的流放地。那些与世隔绝、看不到未来的囚徒们被强制遣送到这里后,没日没夜地在森林里伐木、运输,在严寒贫瘠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用一根又一根原木搭起了这座天边小城的雏形。

因为运送各种建材物资,最先使用木制轨道,供几头牛拖曳的货车行驶其上。直到上世纪初,窄铁轨道的蒸汽小火车取代了耗时费力的牛拉车厢。二战后的1947年,阿根廷庇隆政府关闭监狱,原址改建成了海军基地,小火车停运。两年后的一场地震破坏了小火车行驶的大部分轨道。上世纪90年代,旅游投资者重建了这条今天需要提前预订的小火车路线,出发地不再是乌斯怀亚监狱,而是截取了极具历史与观光意义的7公里旅程。

人们印象中,自从偏僻遥远、环境恶劣之地成为流放犯人的绝境,“天涯”才被赋予了悲情的诗意。千年之前的风依旧吹着,百年之前囚徒们孤寂凄凉的背影且渐行渐远……被流放到天涯海角的他们,用戴着镣铐的双手硬生生开辟出了一片文明,就像是世界的另一种开始。

安第斯山脉下的袅袅炊烟与万家灯火。

小城背靠常年白雪皑皑的安第斯山脉,面朝清澈湛蓝的比格尔海峡,一条以阿根廷国父圣马丁名字命名的大街穿行其间,呈现在各国游人面前的是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卷,层次鲜明,色彩斑斓。

乌斯怀亚圣马丁大街一侧,高耸的招牌上写着:“世界最南端中国餐馆”。

大街两旁既有现代建筑也有简易的铁皮房和几十年前的木屋,多为一两层,它们错落有致,完美融合,简朴宁静的氛围,仿佛在诉说小城的独特和独到。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只有童话里才会出现的白雪公主小木屋,房前屋后盛开的各色鲜花,预示着南半球生机盎然的夏天已然到来。像是随心所欲挥洒在墙壁上的涂鸦,颇有一些波西米亚的气息,凸显生动与活泼。

琳琅满目的店铺,弥漫着浓郁的欧美风情。你可以看到各种特色商店,出售着当地的手工艺品、纪念品,酒吧、民宿、咖啡屋、电影院等在你眼前一一掠过,米黄色教堂是这里最高的建筑……漫步其间,你不仅能欣赏到迷人的街景,更能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另一番韵味。

乌斯怀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许多老饕向往的美食天堂。比格尔海峡盛产被誉为“红色黄金”的帝王蟹,它的每一条大长腿,都经受过850米深海水压考验,肉质绵密弹牙,交融着自然的海腥与丝丝甜味,不仅碘和蛋白质含量丰富,且胆固醇极低。

到达小城的第一天晚上,我们指向性地去了圣马丁大街一家具有阿根廷风味的El Viejo Marino(老船长)餐馆就餐,主打菜品自然是清蒸帝王蟹。小店生意红火,看上去大都是游客,二楼不大的餐厅除了我们12人围坐的一张长桌外,其余还有4、5张小方桌,显得有些偪仄。店员先给每人发了一把精致的小剪刀,想必是吃蟹的专用工具。约摸等待了40分钟,每俩人合吃一只、每只4斤左右的大蟹端上餐桌,大伙儿开启期待已久的大快朵颐……看得出来,那一刻,长途跋涉的疲惫感消失殆尽。美味的独到之处在于:除了前面讲到的大长腿外,色泽形状像水花蛋似的蟹膏填满了整个蟹壳,吃一口,肥润鲜嫩略带咸糯,至今回味无穷。

帝王蟹蟹膏。

晚餐后,我们回到下榻在半山腰的冰川温德姆花园酒店(Wyndham Garden Ushuaia Hotel del Glaciar),这里虽已进入夏季,但大伙儿依然围着酒店大堂的火堆取暖,切身体验乌斯怀亚西风带上的夏天是怎样的一种寒冷。

位于山腰的冰川温德姆花园酒店。

酒店一角。

酒店大堂里的温暖火焰。

火地岛的纬度处在盛行西风带内,雪山重峦叠嶂,常年冰凉湿冷。走在大街上,强劲的风速不仅让你不由自主地捂紧衣领,就连路旁高大的树木都被吹得七倒八歪。你看,树枝迎风面大多枯干,背风面却能正常生长,因而其树冠呈现不对称或怪异形状,当地人称之为“醉汉林”。我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从它们歪斜的身躯中看到了一种精神,与狂风搏击的坚韧和不屈。这些被人们强加“外号”的绿色生命仿佛在说:“世人皆醉我独醒。”

乌斯怀亚的夏天是迷人的。这里,虽非严格意义上的极昼,但因受南极圈大气折射和地形影响,极易出现一种高纬度光照现象。太阳在22时下山,次日凌晨4时多又重新升起,天空始终保持着柔和而持续的光亮。晚餐后,你可以漫步海滨,看着远处雪山和停泊港湾的邮轮渔船在霞光映照下,被染成一片金红色时,那般温馨和壮美,为喜爱摄影的我提供无尽的拍摄灵感与遐想。这种独特的自然现象,让乌斯怀亚的夜晚变得与众不同。

离开小城的前一天,我们去了火地岛恩塞纳达湾畔一处藏着浪漫与情结相融的所在:世界尽头邮局。

在沙滩与大海相接的木栈道上,一间面向大海守着雪山的小木屋赫然醒目,屋外板壁上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游人的纸片,迎风飘扬的阿根廷国旗,彰显这片土地的归属。这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打卡拍照邮寄明信片。

我怀着探奇心走进小木屋。邮局创始人卡洛斯老人(Carlos de Lorenzo)不在,接替他的是他儿子。木屋不大的空间里挂贴着不少照片和有年代感的各式小物件。一部60年前的打字机以及罐头食品、科考日志,正静静述说着早期探险家在极地的生存故事,营造出一种微型博物馆的氛围。

一番打量下来后,花上3美元购买一张南极主题明信片,填写收件地址和收件人,盖一枚“世界尽头邮局”的邮戳后,将信件投入门外杏黄色的邮筒,经马尔维纳斯群岛转寄世界6000个城市中的任何一处地方。

小木屋,大情怀。我从屋内挂着的一张合影里见到了蓄着传统普鲁士胡子的卡洛斯,老人眼眸里透出的明亮坚毅、广袤高远的深邃目光令我心潮涌动:这般方寸间所蕴含的“全球视野”,早已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上个世纪……“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想象中,等到几个月后,寄自“世界尽头邮局”的信件,在南极气旋波及中经历冰霜与狂风的洗礼,像记忆的美酒需要时间的橡木桶沉淀一样,这打开信件的或许是你家人朋友,或许就是你本人,分享的该是怎样的心境与故事?

人们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有意识地去制作“时间胶囊”,寻找慢生活,其实是在物质的繁荣和对物质的狂热追求过程中,诉诸一份内心的真实情感而已。卡洛斯所创立的小小邮局,恰到好处地将浪漫和情结在世界尽头交汇,治愈人心同时,也收获一份旅行纪念。

乌斯怀亚港海豚鸥。

火地岛距离美国阿拉斯加17848公里、布宜诺斯艾利斯3079公里。地球“最后一公里”,自驾之梦想。

旅行,拓宽生命维度,遇见更好的自己。当我在乌斯怀亚港登上庞洛星辉号去往南极的那一刻,依依不舍中在邮轮甲板上回望这座天边小城,高悬的明月正映照着安第斯山脉下的乌斯怀亚,没想展现出的竟是一幅:苍穹蔚蓝,高远辽阔,鸥鹱展翅,意蕴生命启航的画卷。这是自然美的一种极致,它投射着人类的精神世界,激励人们在短暂的人生中去追逐自由和梦想。

朋友告诉我,在南半球看月亮人是向北的,需要改变习以为常的“左东右西”。是啊,此刻我的右手方向正霞光如诗……

如诗如醉的比格尔海峡。

(鸣谢阿根廷新东方国际旅行社桑导为核实相关资料提供帮助。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2025年5月9日草于西溪云心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4)
潮客_euzjcd · 2025-05-10 08:21 · 浙江杭州回复1
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和您一样勇敢大步往前走
葳蕤陈风 · 2025-05-10 11:17 · 浙江杭州回复
感谢阅读。你的前路霞光如诗,令我心跳!
潮客_江浙一兵 · 2025-05-09 01:55 · 浙江湖州回复1
美不胜收👍
葳蕤陈风 · 2025-05-09 05:09 · 浙江杭州回复
江浙一兵老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