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自带美颜未开先火,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镇馆之宝剧透来了

    潮新闻 记者 施雯2025-05-08 13:26全网传播量4万
    00:00
    00:00
    01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将于5月18日开放,展出文物1900多件,包括孤品刻划符号玉璧等,是良渚文化的重要展示。
    02临平遗址群作为良渚文化高等级区域中心,横山墓地M2出土175件随葬品,其中132件石钺为环太湖地区数量之最,彰显墓主至高身份。
    03茅山遗址展厅展示水稻田遗址及4000年前洪水痕迹,洪水波及玉架山和良渚古城,为研究气候环境变化提供重要证据。
    04玉架山遗址是迄今唯一贯穿良渚文化兴衰全程的环壕聚落遗址,出土玉器丰富,代表良渚文化玉器时代高峰。
    05玉架山考古博物馆设特殊人群展厅,听障、视障人士也能感受临平遗址群文化魅力。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因为拍照出片,最近杭州人的朋友圈,被即将开馆的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刷屏。

    有读者@潮新闻·钱江晚报,请记者帮忙问问这么好看的博物馆,到底什么时候开放,有哪些压箱底的宝贝亮相?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的“时间之桨” 记者 施雯 摄

    今天(5月8日),记者去博物馆探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的展陈收尾工作。

    听临平博物馆老师介绍,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是5月18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先睹为快。

    横山贵族大墓,出土132件石钺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主要由临平遗址群、茅山遗址和玉架山遗址三部分组成,一共展出的文物有1900多件。

    展出的文物中有不少是孤品,比如横山的双联玉琮、柱形器,还有玉架山的刻划符号玉璧,这件文物也是首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有刻划符号的良渚文化玉璧。

    玉架山出土的刻划符号玉璧 受访者供图

    临平遗址群作为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区域中心,目前已发现遗址二十余处,涵盖大型聚落、小型村落、贵族墓地与平民墓地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功能各异、等级有序的聚落结构。

    横山出土的石钺 记者 施雯 摄

    在临平遗址群展厅,横山墓地M2为良渚文化最高等级贵族大墓,相当于“王”级首领墓葬。墓内出土175件随葬品,包括42件精美玉器与132件石钺,这也是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出土石钺数量之最,集中展现了墓主的至高身份与权力。

    凌乱的牛脚印,四千年的洪水记忆

    生活在临平的先民以稻作农业为核心,兼营家畜饲养、采集渔猎,多元的食物资源与发达的水网交通,共同构筑了区域文明的经济根基。

    在茅山遗址展厅,我们可以看到水稻田遗址和一串步态凌乱的牛脚印。距今4000年前后,平静祥和的茅山村被连年不断的滔天洪水堙没,一层厚厚的黄粉土,宣告了茅山地区史前聚落发展的终结。

    茅山出土的牛脚印 记者 施雯 摄

    茅山最大的考古成果,就是良渚早中期和晚期的水稻田遗址,这在良渚遗址群是没有的。

    4000年前,茅山这场由钱塘江潮引发的间断性洪水波及甚广,在玉架山和良渚古城遗址中也发现了与茅山遗址相似的洪水沉积层,这为我们研究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玉架山,良渚时期出土文物最丰富

    长江下游万年以来就有“以美石为玉”的传统,在良渚时期演变为以软玉为核心的用玉制度。

    肇建于良渚文化早期,废弃于良渚文化末期的玉架山遗址,考古学界对它的定义是迄今唯一贯穿良渚文化兴衰全程,也是已知良渚文化墓葬数量最多、文物出土最丰富的环壕聚落遗址,堪称良渚葬仪的“立体图鉴”。

    玉架山出土的玉梳背 记者 施雯 摄

    玉架山玉器类别丰富、功能齐备,头饰、颈饰、腕饰等装饰玉器兼具审美价值与等级标识功能,玉石钺既彰显男性身份又有材质形制的层级之别。一组完整的玉器配置,成为男女显贵社会地位的专属符号,代表了良渚文化玉器时代的高峰。

    特殊人群展厅 记者 施雯 摄

    此外,玉架山考古博物馆还单独设立了特殊人群展厅。在这个展厅,听障、视障人士也能够走进展览,感受临平遗址群的文化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入选“全国十大考古”的下汤遗址为何重要?进村看看万年前的生活
    五一去哪儿玩?全国各地优秀文物主题游一图了解
    如果文物会说话,良渚讲述了什么样的“先进生产力”
    浙江首个考古馆来了!临平顶流颜值新地标,出片必冲!
    重磅!仙居下汤遗址上榜“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