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前几分钟还好好的,突然晕厥倒地!天愈发热了,需当心被它偷袭

    潮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成建 黄风雷2025-05-02 23:49全网传播量12.1万
    00:00
    00:00
    01杨先生在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时突发过敏性休克,经多学科团队全力抢救脱险。原因是体检前被马蜂蜇伤。
    02马蜂蜇伤在不同程度下症状各异,重度蜇伤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03五一假期医生提醒野外出行做好防护,避免使用吸引马蜂的香水、甜味食物等,建议穿浅色衣裤。
    04被马蜂蜇伤后应尽快拔除毒刺,注意不挤压以免毒液扩散,根据蜂种用肥皂水或食醋清洗伤口,无法分辨时用清水。
    05出现心慌憋气、大片皮疹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本来是到社区做体检的,谁知项目还没做完,人却突然喘不过气,然后就没意识了……”回忆起几天前的经历,52岁的杨先生(化名)仍心有余悸。

    当天,杨先生到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今年的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刚检查到一半,突然感觉浑身发痒。

    临床经验丰富的外科体检医生成建在大致了解情况后,初步判断杨先生是发生了过敏反应。而正当成建带着杨先生去急诊完善相关检查时,杨先生却突然面色发白,呼吸急促,随后晕厥倒地。

    “是过敏性休克!”在这争分夺秒的时刻,丽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迅速启动抢救应急预案。好在经多学科团队的全力协作,杨先生最终成功脱险。

    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过敏性休克属于较为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十分凶险,同时又像暴风骤雨般迅猛,数分钟就能达到病情高峰,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有可能很快死亡。

    可在初步筛查时,医生并未发现杨先生有既往过敏史,那他到底是怎么中招的?

    在等杨先生清醒后,医护人员又进行更为细致的过敏原排查,大伙这才得知,原来杨先生在体检前曾被一只看起来黑黄相间的虫子蜇了一口,起初他以为是最普通的蚊虫叮咬,不是啥大事,而在与医生阐述病情时,也仅提到了皮肤红肿,并未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根据患者对肇事昆虫的表述,我们怀疑他的过敏性休克可能与马蜂蜇伤有关。”成建解释,随着气温升高,像杨先生这样的蜂蜇伤患者会明显增多。

    马蜂,又称为“胡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

    轻度蜇伤一般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瘙痒,数小时后症状可自行消失;中度蜇伤可引起头晕、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重度蜂蜇伤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常发生在蜂蜇伤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肌肉痉挛、昏迷等。

    时下正值五一假期,医生特别提醒大家在出行时要做好相应防护,由于马蜂对香味及某些特定的气味特别敏感,如香水、糖类食物的甜味等‌,建议在野外赏景时,最好“轻装上阵”,如穿浅颜色衣裤,不饮酒或使用味道相对浓郁的化妆品,并随身携带抗过敏及防蚊虫药物。

    “若不慎被蜇伤,千万别慌张,首先要尽快拔除肉眼可见的毒刺,但拔除过程中注意不要挤压,以免毒液进入机体深层组织,加重病情。”成建介绍,在清洗伤口前,最好明确蜇人蜂的种类,蜜蜂毒液为酸性,蜇伤后可用肥皂水清洗;而胡蜂毒液为碱性,可用食醋清洗伤口。“从外观看,蜜蜂的蜇针长满倒刺,而马蜂的蜇针呈中空管状,是由两片细长的锋利针拼合而成,且相对光滑。”若实在分辨不了,清水是最佳选择。要是在蜇伤后出现心慌憋气、大片皮疹等情况,请及时就医,这是因为马蜂毒素成分复杂,以免处理不当而延误治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