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糯米丝瓜水果黄瓜,本地瓜推陈出新,假期抢“鲜”上市

    潮新闻 记者 施雯2025-05-02 10:18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01杭州五一气温升高,应季瓜菜陆续上市,金先生的果蔬采摘农场生意兴隆,浙樱粉小番茄和浙秀水果黄瓜最受欢迎。
    02建德黄女士发现社区生鲜小店畅销的丝瓜是老家建德的糯米丝瓜,头茬瓜零售价7~8元/斤。省农科院蔬菜所育种专家孙玉燕介绍,新品丝瓜“浙丝203”推广面积约1500亩,解决了农家自留种退化问题。
    03孙玉燕博士还展示了计划推广的新品白丝瓜“浙丝白玉”,有义乌白丝瓜血统,肉质致密不易变软,今年春季打算制种100斤在浙江省内推广。
    04省农科院黄瓜育种人朱育强五一假期在试验田进行黄瓜人工杂交授粉,选育的浙秀6号水果黄瓜皮薄外观油亮,口感微甜不涩,成为浙江采摘园的明星单品。
    05黄瓜育种圈内竞争激烈,朱育强表示育种目标是去掉传统水果黄瓜的蜡粉,提升口感和颜值。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五一的杭州,气温有了初夏般的体验。

    姆妈们最喜欢的黄瓜、丝瓜、葫芦等应季瓜菜陆续上市。

    浙秀6号水果黄瓜 记者 施雯 摄

    金先生在杭州城东经营一家果蔬采摘农场。

    大棚里每天都有一两百人来采摘,味道浓郁的浙樱粉小番茄,甜脆不涩口的浙秀水果黄瓜,很受大家欢迎。

    糯米、白玉,土丝瓜推陈出新

    跟杭州大多数伢儿一样,杭州黄女士的童年,是吃着本地糯米丝瓜长大的。 

    这两天,她逛社区生鲜小店时发现,现在最畅销的丝瓜,依然是老家建德的糯米丝瓜,本地头茬瓜零售要卖7~8元/斤。

    浙丝白玉丝瓜 记者 施雯 摄

    好看又好吃的新品瓜菜,是怎么选育出来的?

    趁着五一假期,潮新闻记者驱车海宁,来到省农科院蔬菜所的育种大棚,遇到正在工作的“丝瓜博士”孙玉燕,退休专家董文其,还有“黄瓜博士”朱育强。

    黄瓜博士朱育强 记者 施雯 摄

    丝瓜大棚晒,黄瓜大棚闷,这个天时间一长就会全身冒汗,堪比蒸桑拿。

    为了让我们吃上口感更好的瓜菜,育种家要年复一年,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退而不休的丝瓜专家董文其 记者 施雯 摄

    董文其老师,去年已经退休但还在拼命工作,和上班一样天天下地,照顾着丝瓜宝宝们。

    课题组的新品丝瓜“浙丝203”,目前推广面积约1500亩,孙玉燕博士告诉记者:“糯米丝瓜口感好,但我们发现多年来农家自留种,在早熟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在退化,我们育种攻关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黄瓜博士孙玉燕 记者 施雯 摄

    去年,建德卢女士就从农科院蔬菜所引进了糯米丝瓜的改良品种“浙丝203”。“产量外观品质各方面表现都提高了,比老品种还提早半个月成熟上市,现在地里的收购价一斤4块多,而传统的绿皮长棒丝瓜,每斤收购价还不到2块。”

    浙丝203丝瓜 记者 施雯 摄

    除了“浙丝203”,孙玉燕博士还带记者看了计划今年推广的新品白丝瓜——浙丝白玉。

    浙丝白玉白丝瓜 记者 施雯 摄

    这个品种的白丝瓜,有浙江本土丝瓜——义乌白丝瓜的“血统”,肉质和口感比绿皮丝瓜更致密,而且不容易变软,更易存放。

    今年春季课题组打算制种100斤,在浙江省内推广。

    甜脆不涩口,水果黄瓜卷出新高度

    一道清新爽口的拍黄瓜,让华北型刺黄瓜行销大江南北,压力给到华东和华南……黄瓜育种圈的内卷,在“内卷”这个词出现前,已经存在很多年。

    黄瓜人工杂交授粉 记者 施雯 摄

    “这朵雌花的颜色比那朵鲜艳一点,是刚开的。我用手里的雄花给它授粉,用小夹子夹好做个标记,这朵花的人工授粉就做好了。”

    别人“五一”举家出游,省农科院黄瓜育种人朱育强的“五一”背起行囊一头栽进海宁基地的试验田劳作。

    他天天清早起床蹲点大棚,边蒸桑拿边给黄瓜花做人工杂交授粉。

    黄瓜博士的大棚硕果累累 记者 施雯 摄

    上午10点一过,棚内气温迅速攀升,汗水湿透了朱育强的衣背,连地里帮忙的大伯都有点热得不想进棚干活,他依然在埋头工作。

    “水果黄瓜的皮吃起来有涩味,是因为传统品种外面有一层雾蒙蒙的蜡粉,既影响口感又影响颜值,我们育种的目标就是去掉这层蜡粉,让主打生食的水果黄瓜更加好看好吃。”

    浙秀6号水果黄瓜 记者 施雯 摄

    这些年,朱育强主攻水果小黄瓜育种。研究室选育的浙秀6号水果黄瓜比传统小黄瓜皮更薄,外观更油亮,吃起来不涩口,拥有微甜的口感和扎实的肉感。

    随着“浙秀6号”少量制种和在省内的推广,这款口感和颜值接近巅峰值的水果黄瓜,已经成为浙江各地采摘园热衷栽培的明星单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五一就能吃上塘栖本地枇杷,杭州退休大伯怎么做到的?
    这个“五一”假期,杭州超山不仅免门票,还能实现“青梅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