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五一假期的前一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省中山医院)迎来一位特殊访客——意大利籍针灸推拿学博士研究生马思默(Massimo)。此行,他专程从非洲毛里求斯返回杭州,探望恩师、国家中医药岐黄学者、浙江省国医名师方剑乔教授,并领取医学博士学位证书。
马西莫展示他拿到的博士学位证书。 受访者供图
从“洋中医”到非洲中医推广者
马思默与中医的缘分,始于年少时对中国文化的痴迷。2013年,他携家人定居杭州,进入浙江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学位,后续成为了方剑乔教授的研究生。在杭州学习期间,他不仅攻克语言难关,精研《黄帝内经》等典籍,还积极参与社区义诊、太极拳公益教学等活动,逐渐成为不少杭州人熟知的“马医生”。
2025年1月,博士毕业的马思默选择远赴毛里求斯,在当地开设了中医诊所,推广针灸、艾灸等疗法。尽管诊所仅有两张诊疗床,但三个月来已接诊了不少受颈椎病、消化问题困扰的当地患者。
在杭州读书期间,马西莫会定期坐诊,帮病人针灸、艾灸、拔罐。 肖健 摄
“用中医帮助患者缓解病痛,这就是我的初心。”马思默表示,诊所筹建过程中,方剑乔教授及其团队在诊疗流程、技术手法等方面给予了关键指导。
中医药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当天,因早高峰打车延误,马思默迟到了十分钟。方剑乔教授如往日般严肃提醒:“做医生不能迟到。”面对导师的“批评”,马思默憨厚一笑:“方老师一直很关心我们。”这对师徒的互动,折射出中医传承中“严师高徒”的独特情谊。
“马思默跟了我9年时间,是我带过时间最长的留学生。他勤奋刻苦,不仅独立完成学术研究,还主动为外国友人义诊,传播中医文化。”对弟子在非洲的创业,方剑乔充满信心:“中医国际化需要这样的践行者。我相信他能将诊所打造成当地标杆,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药。”
今年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来华留学教育工作40周年。方剑乔表示,近两年中医药成为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浙江中医药大学此前就与多国建立了中医药方面的合作,像前几年省中山医院与白俄罗斯合作共建了“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如今又多了像马思默般兼具专业与情怀的国际使者,将为传统医学的全球传播注入新活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