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普吉岛、帕塔拉海滩和澳洲的黄金海岸,这里没有更多的商业化气息,它只是太平洋温柔海水里的一丝缱绻。
戏水,晒太阳,浪迹天涯,在海风轻拂中慵懒度假。位于越南中南部的芽庄,以其质朴的沙滩和良好的潜水环境迅速走红,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一年前,我们在国内过完国际劳动节,切换入眼帘的是美丽的海岸线和海外的人间四月天。下榻酒店在奇楠大道内侧,外侧是一望无际的碧海蓝湾,还有整天热闹着的细软沙滩。管辖芽庄市的庆和省政府办公大楼和著名的沉香塔广场就在一旁。起床后,站在23层房间宽大的玻璃窗前,就能清晰望见左侧的五指岩景区。
作者下榻酒店2308房间。
卧室宽大的玻璃窗将大海一览无余。
芽庄城北的这处钟屿石岬角,鬼斧神工地堆积着大小不一的花岗岩石,其中在一块耸立的巨石崖壁上,因一掌面向大海的五指手印而得名“五指岩”,也曾经是一部国际经典电影的取景地。跟着电影走红的五指岩因此也被叫做“情人岛”,许多游人跟着影片独特的景致与浪漫打卡这里,探寻异国风情,感受不一样的旅行体验。
这部电影叫《情人》,根据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创作的自传体同名小说改编。故事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小说《情人》出版发行后,颇受读者青睐,成为图书市场现象级畅销书,并获法国久负盛名的“龚古尔文学奖”(中国成为全球第12个、亚洲首个设立龚古尔奖评选的国家),小说迄今已被译为43种语言,仅中译本至少在5种以上,足见其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力。而电影《情人》的热映,更是将杜拉斯推上新的高峰。
无论是书籍还是影片,《情人》都是值得一看的经典。
同样沿用农历的越南,刚跨入四月,已是夏日炎炎,阳光照在裸露的肌肤上,有一些热辣辣的刺痛感。海风吹起的海浪,拍打着满是花岗岩石的海岸,生发出有韵律的声响。与在岩石缝里坚强生长且默默无闻的榄仁树相比,岸上的红花楹则肆意展现着它耀眼的惊艳,给蓝天白云下的海岸风景平添了一抹靓色,使之更加的迷人。
榄仁树,充满南国情调的神奇树种。不仅是湿热海岸沙滩风景,更藏匿着许多故事与秘密。喜欢它的坚韧不拔。
火焰般炽热的红花楹,象征激情与生命力。花语“火热青春”呼应了这种视觉冲击力,传递出勇敢的追梦精神。
五指岩景区。
五指岩景区。远眺高耸的“五指岩”。
巨石五指岩,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作最后道别的地方。在这里,感受电影中的那些场景,想象那份独特的异国恋情,仿佛能听到那段遥远的爱情故事在耳边低语…
杜拉斯写作《情人》的时候已经70岁,在年逾古稀双鬓斑白的人生尽头,她仍然刻骨铭心地记着那尘封50年之久的恋情,可见这在她生命中留下的是一段怎样的情感痕迹。这位古稀老人用了一生的时光,把深埋心底的那份纯真吐露出来,即使白发苍苍,内心依然澎湃着激情。
五指岩前留影,往往争先恐后。我为拍一张全景,已等候多时,正构图对焦时,穿黄色衣裙的女士撞入镜头。
栩栩如生的五指印。
五指岩景区远眺芽庄城区。
我第一次读《情人》是2005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后来看了电影DVD版。直到今天,我依然记着它朴实且意味深长的开篇: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激情与速度。
沧海一粟。在湛蓝的大海里,就会觉得自己的渺小。
这段话成为了当年无数少男少女摘抄的爱情语录。是啊,容颜易老,惟爱永恒,只有死亡才能将他们分开。其实,爱本身就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用梦幻般的画面,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深刻展现了影片《情人》在特定历史时代下浓烈奔放的爱情和错乱压抑的人性:男主人公东尼(梁家辉饰)与女主人公简(珍·玛奇饰)一见钟情的悸动;寓所频频幽会的狂热难舍;无助悲凉的别离以至爱到穷途的孤独……随着剧情发展,观众陷入共情。
芽庄沉香塔广场。
芽庄著名的沉香塔。
尽管只是一个老人对于初恋故事的回忆,却处处展示出纯色的质感。已故作家王小波曾对杜拉斯推崇备至,他说:“我总觉得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
因为种族、贫富、年龄的差异,他们的恋情不可能有结局。因而,对于东尼的慷慨和深情,简从没将“爱”说出口,却惦记了他一生。当她回忆起这段青春往事的时候,还能清晰地记着他是中国抚顺人,记得他喜欢什么样的香烟牌子,他的屋子里又有什么样的气味。
金嘴蝎尾蕉,热带雨林中的“似蝎美人”,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适合亚温暖潮湿气候,是玻利维亚的国花。
蜘蛛兰,淡淡的、 幽幽的,总是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娇柔、妖娆、雅致,浮动便在一片燥热中静下心来。
晨露中的鸡蛋花。
后来,已经步入老年的东尼给简打去了一个电话,激发了她用文字追述“那段往事”的灵感与欲望,由此将压抑许久许久的情感,升华成为了伟大的创作,写出了岁月沉淀后的人生韵律。杜拉斯曾说:“爱之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芽庄咖啡屋。
滴漏咖啡
杜拉斯依托曲折厚重的生命历程,以一名爱戴玫瑰木色呢帽的15岁少女的懵懂叛逆天真大胆、一位70岁老妪穿透时间迷雾的眼眸及其洞察力,多视角多维度多种叙事方式着笔描写,使得情节线在不同身份变换下在往事如烟的淡淡忧伤中来回跳跃,其间所拥有的丰富层次感,给读者带来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
我们一行在沙滩上举行篝火晚会。
意犹未尽的驴友们。
她“备受摧残的容颜”所勾勒出的每一道皱纹里,镌刻着过往的风霜与阳光,还有人世间最为宝贵的坦诚与真实。这是之所以能给每一位观众和读者带来震撼的地方。
古老而现代的芽庄。
翩翩起舞的越南姑娘,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当你在海外见到陪伴你成长的汉字,刹那间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让人不舍离去的五指岩,海风吹起的海浪,依然拍打着满是花岗岩石的海岸,继续生发出有韵律的声响…此时的我,陡然想起曾经读过的《暮年》:
“你我暮年,
闲坐庭院。
云卷云舒听雨声,
星密星稀赏月影。
花开花落忆江南,
你话往时,
我画往事。
愿有岁月可回首,
且以深情共白头。”
体验冲浪激情。
漫步海底世界的作者,当潜入蔚蓝梦境的那一刻:它不仅是游乐场,更是无数生命的故乡,人类应敬畏海洋。
作者感慨二:浪花之上是世界的喧嚣,浪花之下是纯粹的童话。
作者感慨三:海洋生物用最绚烂的色彩,诠释着生命的多样性。
海上浮台。供潜水人员上下水和休息之用。容纳十多张餐桌、独立更衣室,存放潜水镜、呼吸管和脚蹼装备。
漫漫人生路,七十华年未暮。沉淀的时光让人明白,真正的诗和远方在何处?又一年的“五一”来临,咱背起行囊去远行。
作者在芽庄。
随团的两位旅拍摄影师,我们朝夕相处,感谢他们的专业和敬业。
(图片除本人外均由作者拍摄)
2025年4月30日草于西溪云心阁
“转载请注明出处”
葳蕤陈风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