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专访《蛮好的人生》主创:孙俪成为胡曼黎的背后,提前一周细致抠台词

    潮新闻 记者 何晓婷2025-04-30 03:55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01《蛮好的人生》收视高达3.84%,打破2025年央八同时段收视纪录,由汪俊导演,孙俪、董子健主演。
    02孙俪饰演金牌保险员胡曼黎,角色接地气、丰满,展现中年失意女性的榜样,其表演获得导演和编剧的高度评价。
    03编剧费慧君受韩剧《天空之城》启发,创作《蛮好的人生》,通过市井妇女和清高年轻人的碰撞,讲述职场与家庭的融合故事。
    04薛晓舟角色轴得不太现实,但编剧表示基于现实原型设计,与胡曼黎形成对比,展现不同的人物底色。
    05导演汪俊认为都市剧创作需真诚,赋予人物、事件呼吸感,突破瓶颈需不断探索和创新。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娘娘”又回宫了!

    由汪俊导演,费慧君编剧,孙俪、董子健主演的《蛮好的人生》正在CCTV8黄金档、优酷热播,该剧开播后收视一路高涨,高达3.84%,打破了2025年央八同时段收视纪录。

    这一次,导演汪俊将镜头对准了保险员:金牌保险员胡曼黎(孙俪 饰)突发人生危机,事业婚姻双双跌入低谷,意外与保险小白薛晓舟(董子健 饰)携手合作,两人从争锋相对的敌人逐渐成为亦师亦友的绝佳拍档,最终各自收获“蛮好的人生”的故事。

    近日,潮新闻专访了导演汪俊、编剧费慧君,分享了幕后。

    《蛮好的人生》的创作灵感源于7年前,编剧费慧君看完韩剧《天空之城》后,也想创作一部新型都市剧:韩剧创新地将教育题材和谋杀案结合在一块,而她想写一个市井妇女和清高年轻人的碰撞火花,以胡曼黎为起点,费慧君做了大量采风、资料调查,有了后面的故事。

    胡曼黎,孙俪的又一个人生角色,这个上海小女人有些贪财,市井,虚荣,但又让你不得不佩服她的坚韧和善良。接连遭遇失业、丈夫出轨、父亲中风等重创,但她内核超强,能屈能伸,怼前夫,撕小三,靠能力做成一笔笔大单,孙俪把这个时不时冒两句上海话的“俗女”演的很真实。导演汪俊说,拍摄过程中,自己也常常被孙俪的表演感动,胡曼黎是中年失意女性的榜样,她比孙俪之前的形象更接地气、丰满。而出演这个角色前,孙俪也做了不少功课,走访了大量保险员。编剧费慧君透露,孙俪演戏会提前一周看剧本,把台词背到滚瓜烂熟后再将其融入日常语境,走进角色。

    观众多爱胡曼黎,就有多烦薛晓舟:起初没卖出一单保险,但自视清高。在母亲去世、女友和他分手后,在胡曼黎的带领下,薛晓舟开始慢慢长大。有不少观众认为薛晓舟这个角色轴得不太现实,但编剧费慧君表示,自己此前在做司法题材时确实遇到过这样的法科生,设置胡曼黎、薛晓舟这样两个相反的人物也是出于剧作的需要,“绝对青涩的理想主义者和圆滑的世俗形成一种对比。”

    导演汪俊,执导过《小别离》《小欢喜》《小敏家》《玫瑰的故事》等爆款都市剧,但他却表示都市剧并不是自己的舒适区,当下都市剧的创作越来越难,剧本大多大同小异,绕不开婆媳矛盾、小三插足等套路,而《蛮好的人生》吸引汪俊的地方在于,这是部半职场剧,讲的是自己未涉猎过的保险行业,“开拍前孙俪问我,怎么去定义《蛮好的人生》,这是一个职场剧还是生活剧?我说不要定义,职场就有职场的局限,家庭有家庭的局限,两者的融合可能就是《蛮好的人生》。”汪俊认为,创作都市剧必须要真诚,要让人物、故事有呼吸感,才能吸引观众。

    胡曼黎:典型性的中年女性

    问:如何看待胡曼黎这个角色?孙俪的表演给了您怎样的印象和感受?

    编剧费慧君:胡曼黎并没有特定的人物原型,我想写一个典型性的中年女人,嘴硬心软,往往吃最多的苦,操最多的心,但落不着一个好,我就要写这么一个人物,让大家看看这样一个人有多好,她好像很俗,但内心赤诚,内核稳定。

    写作讲究要人物弧光,猛一看,会觉得她没有成长,孙俪也有特意提到,但后来她体会到了胡曼黎的成长,她学会了爱自己,她以前永远在向外付出。

    后面有一场戏,她对着玻璃窗里的生日蛋糕许了个愿,她开始看到自己了,她不再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朋友圈、打造有钱人设、穿高端名牌,她开始享受工作本身,这是她的人物弧光变化,看清楚了自己,学会了爱自己。

    演胡曼黎,对孙俪来说也是一次比较新的尝试,她也演出了胡曼黎身上那种落地的市井气。

    有一次我要改一场戏,改动挺大的,第二天拍,孙俪给我微信说费费,以后有这么大的改动,你最好提早一周。

    后来聊天的时候,她就跟我讲她是怎么准备戏的。比如说接下来要拍这些戏,她就一直在家里念,念到正式演的时候,滚瓜烂熟,像生活中和朋友交流一样,不用想,自然而然就把台词说出来,那可不就得要提前准备?她要把台词变成自己下意识会说的话,如果说她觉得这个不是她惯用的词,她会改,会说你看我这里这样说可以吗,会细到每一句台词都来问你。

    导演汪俊:胡曼黎跟孙俪之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蛮大区别,有观众说好像是《辣妈正传2》,我觉得不对,胡曼黎比她之前那些形象更接地气,更落地,更丰满。

    她就在就像你身边的左邻右舍,像你的同学、朋友、同事,她有一种呼吸感。拍摄过程中,有时候我坐在监视器前面,看到孙俪的表演会很感动。

    大家可能一开始觉得胡曼黎身上有些毛病,虚荣,爱抖点小机灵,撒点善意的谎言等等,我们往后看,就觉得她真正的内心和外表有很大的反差,她那一套市井哲学、生存法则,跟现在的职场女性更加接近,我相信很多职场女性会从她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有焦虑,也有顽强不屈的拼劲儿,孙俪也演得非常好,非常有质感,每一段表演都很鲜活。

    胡曼黎在两三年的时间里遇到的人生起伏,就像一个浓缩了的人生,这一辈子受到的打击好像都在这两三年发生了。先是老公出轨,后又遭到事业低谷,天塌了,但胡曼黎是打不死的小强,她像荒野的小草,给自己一点儿阳光、雨露就能成长。

    她是中年失意女性的一个榜样,不要被生活击倒,不要被生活拖垮,她把离婚带来的负面情绪通通压在内心深处,然后焕然一新,勇敢面对这一切。中年女性面临生活、事业的打击时,应该像胡曼黎这样活出自我。

    薛晓舟和胡曼黎:是寄居蟹跟海葵

    问:如何看待薛晓舟这个角色?

    编剧费慧君: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把他设计得这么轴,和社会没有那么兼容,觉得这个人物是不是太刻意为之,但我上一个项目是司法题材,我们采访了很多的法科生,就真的有这样的人。另外,这么塑造出于剧作的需要,绝对青涩的理想主义者和圆滑的世俗形成一种对比。

    我也看到有人说,他的轴和清高只针对胡曼黎,这个要解释下,他是讲原则的人,他对女主的第一印象,走路拉风,和同事打招呼不走心,第二次在财务室,胡曼黎很不客气地拿业绩施压,要求报销额度,第三次就是两人直接杠上,胡曼黎用小恩小惠,希望他在工作上给予方便。这几个小点,让他一开始对胡曼黎有偏见,看不到她张扬的外表下柔软的内心。

    薛晓舟是一个青涩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成熟的男人懂得为了达到目标去弯腰,但一个不成熟的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前期的戏剧点是他跟胡曼黎在思维方式、做事方式、做人方式的一些碰撞,到后期,他和胡曼黎经过矛盾、碰撞、争吵、走近,最后理解。

    问:薛晓舟和胡曼黎间是怎样的关系和感情?

    编剧费慧君:胡曼黎和薛晓舟的人格底色都是善良、真诚,胡曼黎用市井包装,薛晓舟用清高来包装,在日复一日的、一个个案子碰撞和相处中,他们发觉是同道中人,这是他们能够在一起合作的原因。

    薛晓舟对胡曼黎更多的是一种依恋,在人生最低谷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女人,这种依恋混杂了母亲、姐姐、师父等多种情感,但有多少是纯粹的对一个女人的爱,我觉得非常少非常的少,薛晓舟太年轻,以至于自己无法分辨这个东西。

    胡曼黎对薛晓舟的感情,是她根本没把开关打开。第一,她有一个心态,我以现在的阅历看你,我看的特别清楚,你对我是什么感情,如果我稀里糊涂和你在一起,是对你不负责任,第二,我也清楚知道这不是爱情,第三,我跟你在一起了之后要处理好多事情,我要怎么和儿子、前夫交代,一想到这些事情就算了,可能谈恋爱能带给我两分的消遣,但我要处理八分世俗的事情,我不要谈,胡曼黎是很真实的一个中年女性。

    导演汪俊:胡曼黎和薛晓舟,有点儿像寄居蟹跟海葵,一开始是一起拼事业搞钱,相互利用,一起签保单,不管是性格,经营理念,两人有很大的矛盾冲突,还有不得已的相互利用的关系,充满了喜感和巧合。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姐弟恋,有一部分情感,但是很少,更多的是还是师徒关系,像欢喜冤家,又像雌雄大盗,相爱相杀。

    两个人从底色上来讲,都是温暖、善良的,所以最后两个人能够和解,合作默契。虽然打打闹闹,鸡飞狗跳,但都自己找到了各自的位置,最好的相处方式。

    都市剧创作要有呼吸感

    问:您认为都市剧创作的核心是什么?都市剧在当下市场环境中面临哪些挑战?

    编剧费慧君:我写电视剧的想法很简单,观众上了一天班回来看看片子,热闹热闹笑一笑,电视剧就是承担这个价值。观众看完了之后幡然醒悟,这是不可能的,人哪有这么容易改变的,能够觉得挺好玩的、有娱乐价值,或者看完了之后觉得某个瞬间内心被温暖了一下的,我觉得已经很好了。

    《蛮好的人生》从2018年起创作,再到现在播出,7年,还不过气,是特别难得的,要总结经验,要去预判市场,永远不要去跟风。

    导演汪俊:都市剧很多年前就已经有瓶颈了,所有的社会话题几乎都说的差不多了,无非是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子女教育,养老问题,这些话题在影视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年,我蛮头疼的就是看到现在市场上很多剧本,都有点儿大同小异,老绕不出去那些套路。

    都市剧很难写,就是因为很难再找到热点,很难再找到没有被写过的人物关系。当然,我们要做的是都被写过了,我们再用我们的视角再表达一遍,可能会跟别人不一样。

    我这次接《蛮好的人生》,因为它有一个领域是我没有涉猎过的,就是保险行业,这是半职场戏,一半是行业,一半是家庭,有了家庭的衬托,人物的质感和根基会更牢靠。

    最早在开拍前,孙俪就问我,怎么去定义《蛮好的人生》?这是一个职场剧还是生活剧?我说不要定义,任何事情都不要被定义,职场有职场的局限,家庭有家庭的局限,两者的融合可能就是《蛮好的人生》,这是互补的,人物有成长,必须要和家庭结合在一起。

    有句话,“画鬼容易,画人难”,都市剧所有人都是你身边周围的人,你骗不了观众,稍微有一点悬浮,观众马上就会弃剧,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都市剧拍得非常真诚,所有的人物、事件要有呼吸感,要让观众觉得这就是发生在我们邻里之间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赋予大量的生活细节。细节是编不出来的,必须是编导亲身经历过的才会生动。

    我还会在这个赛道上继续努力,也有人说都市剧是我的舒适区,但其实如坐针毡,因为越来越难,我一旦接到这个现代戏或者都市剧都会很痛苦,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我希望就是能够找到一些突破口,我一直也在想怎么突破都市剧的瓶颈,这是一个需要艰难探索的过程。

    (图片源于优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