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高质量发展看崇贤|经济脉动③:数字赋能与品牌建设并进,纺织企业在变革中破浪前行

    潮新闻 记者 刘庆 蔡滢2025-04-27 09:58全网传播量1352
    00:00
    00:00
    01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正积极培育民营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022023年,杭润布艺投入超400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成为家纺行业数字化改造试点,通过引入机器人码垛系统、数字织机等,实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
    03金益丝绸面对市场挑战,2017年转型跨境电商业务,2021年开始拓展汉服业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打造出“静还决”汉服品牌,品牌影响力攀升。
    04崇贤街道纺织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国风文化传承,走出各具特色的突围之路,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05杭润布艺和金益丝绸的案例证明,传统产业通过主动求变和创新,能够实现转型升级,焕发新生机。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编者按:

    奋进关键年,启航新征程。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正以澎湃的内生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奋勇争先。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不断迸发的产业活力。近年来,崇贤街道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民营经济,激活文化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即日起,潮新闻推出《高质量发展看崇贤》系列报道,深入企业一线、项目前沿与基层社区,见证崇贤如何以务实举措和创新思维,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纺织产业是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传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地民营经济活力的生动体现。面对产业变革、技术迭代与消费升级的多重浪潮,传统产业如何焕发新生机?

    杭州杭润布艺有限公司(简称杭润布艺)和杭州金益丝绸有限公司(简称金益丝绸)等一批纺织企业主动求变、加速转型,以不同路径走出各具特色的“突围之路”。它们或以数字化“织”出新效率,或以国风文化“染”出品牌新活力,正共同绘就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数字化驱动转型升级,杭润布艺在传承与创新中重塑竞争力

    走进杭润布艺生产车间内,“科技感”扑面而来——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数字织机嗡鸣不断,智能车间中控看板实时显示订单进度和设备状态。作为一家扎根崇贤的本土传统家纺企业,杭州杭润布艺正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工艺的深度融合,迈向“智能制造”新赛道。

    杭州杭润布艺有限公司车间数字显示屏

    “2023年,在临平区政府鼓励发展‘智能制造’的有利时机下,我们有幸成为家纺行业数字化改造的试点企业之一。”公司副总经理尤海告诉记者。同年,企业与杭州集控科技正式签约,全面启动智能化工厂建设,累计投入智能化改造资金超400万元,其中用于引进机器人码垛系统的资金就超过100万元。

    “这场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尤海坦言,传统家纺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管理偏传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推进转型前,杭润布艺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对各环节进行了全面评估,与合作方多轮沟通,量身定制出一套符合实际的数字化改造方案,为后续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转型过程中,企业注重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一方面保留传统工艺优势,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新技术的落地。例如,设计团队将原本纸质的“花本”资料转为数字花本,实现图稿的实时共享与版本管理,大幅提升了设计与织造之间的协同效率;车间原本依赖人工记录的米数检验,现已全面转向自动数据采集,极大降低了人为误差风险。

    杭州杭润布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数字化改造还延伸至物流与管理末端。杭润布艺引入ERP系统,实现了“订单可视、工艺可溯、库存可查”,将数字系统贯穿于原料采购、生产执行、成品发货的各个环节。“现在,每一匹布料都拥有了完整的数字‘身份’。”尤海说。

    如今的杭润布艺,生产流程逐渐实现了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生产效率和品质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客户满意度不断增强。尤海表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它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更打破了传统家纺行业‘老旧、低效’的刻板印象。”

    国风“织”出新赛道,金益丝绸以汉服破圈出海

    裁片、锁边、绣花、盘扣……在金益丝绸的新厂房里,一件件汉服正经过一道道精细工序,缓缓成型,衣袂翩然、纹样典雅。

    作为一家深耕实业多年的传统纺织企业,金益丝绸正以实业为基、文化为翼,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探索从“跨境电商”到“文化消费”的新赛道。

    金益丝绸未来园区效果图

    金益丝绸的“旧引擎”,曾是主打绸缎面四件套产品的老绸厂。随着市场需求逐年萎缩,纺织厂一度转向外贸箱包面料的生产,却也难逃销售渠道受限、业绩下滑的困局。“那时候感觉市场上的‘旧蛋糕’快分完了,不能再在原地打转。”公司总经理秦伟锋回忆道。面对现实挑战,他决定跳出原有路径,主动寻找“新蛋糕”。

    2017年,金益丝绸大胆试水跨境电商业务,组建全新团队、开辟线上渠道,从传统订单型工厂转向数字驱动的销售模式。“那时做跨境电商的面辅料企业还不多,我们算是崇贤传统企业里头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秦伟锋说,“传统企业要想活下去、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跳出舒适区。”如今,企业已建立起成熟的跨境运营机制,数字体系日益健全,营收趋于稳定,步入转型快车道。

    2021年,企业迎来了第二次跨越。这一次,秦伟锋与同为国风文化爱好者的妻子周婉超决定拓展新业务:汉服。

    从史料考据到学制式、找纹样,从材质选择到工艺打磨,再到现代设计的创新融合,夫妻二人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转化为产品研发的灵感源泉。

    “汉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历代服饰重新走进现代生活,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次关于文化的探索。

    “静还决”汉服品牌亮相“国风大典”活动

    在“热爱”与“专业”双重驱动下,“静还决”汉服品牌逐步打响,产品体系也愈加成熟。这几年,企业持续加码品牌建设,与MCN机构合作,打造出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达人群体和产业生态,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

    在秦伟锋看来,汉服产业的市场空间仍在持续扩容。目前,企业正在加快扩建厂区,进一步强化研发与内容投流能力,将集中打造汉服设计、生产制作、线上直播、电商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文化传播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希望形成自己的矩阵效应,让汉服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他说。

    高质量发展没有现成模板,唯有主动破局、持续创新,方能行稳致远。在崇贤这片充满张力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正迈步在“从制造到智造”“从工厂到品牌”的升级之路上,释放出“老树发新芽”的无限潜力,为区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煜

    相关专题
    崇贤向“新”而行——高质量发展在路上
    相关新闻
    高质量发展看崇贤|经济脉动①:拥抱新消费浪潮,崇贤食品企业提质增效再升级
    高质量发展看崇贤|经济脉动②:从“制造”到“智造”,传统制造业加速蝶变
    双铁加持 智造核心 断供两年 崇贤陆家桥姊妹宅地抢鲜看
    新春走基层|好戏连台,崇贤街道家门口的“村晚”到底有多精彩?
    降容降高,崇贤新城41亩宅地调整详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