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工作中,楼道渗漏问题看似小事,却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邻里关系。近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乐社区通过实践“十能”工作法,以系统化的工作流程推动渗漏问题有效解决,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
能“访”是网格工作的起点。2月,社区网格员在日常网格巡查中,注意到长春街4幢2单元出现渗漏问题。墙面剥落、雨天积水的现象不仅影响环境美观,更存在安全隐患。社区网格员立即开展入户走访,认真记录每户居民的诉求:有的反映墙面发霉影响居住,有的担忧积水损害建筑结构,低层住户则饱受排水不畅困扰。这些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能“处”是破解难题的引擎。社区网格员迅速联动物业进行现场勘查,查明渗漏原因。针对公共区域维修需居民共决的特点,社区及时召开楼道议事会,详细介绍勘察结果,出示专业评估报告,提出合理的防水改造方案。经过充分讨论,居民们就维修方案和费用分摊达成一致,少数居民的疑虑也在社工们耐心解释下得到化解。
能“调”是顺利推进的关键。方案推进过程中,费用分担和施工影响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社区网格员采取“拉家常”的沟通方式,悉心听取各方意见,并邀请社区法律顾问现场答疑,明确权责划分。这种柔性工作方法有效消除了分歧,最终促成维修协议的顺利签订。
能“统”是解决落实的保障。进入实施阶段后,社区严格把关施工质量,组织物业和楼道长开展全程监督。针对施工期间的临时性问题,社区网格员及时协调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工程竣工后,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共同验收,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如今,修缮一新的楼道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更增进了邻里情谊。
这场历时两个月的渗漏整治行动,体现了居民共商共治的力量。而径乐社区通过“十能”工作法的实践,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小事不“小视”的服务态度,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