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沃土,笔墨丹青绘新篇。4月22日,在充满诗意的季节里,新华江南书画院仙岩创作中心、“西溪文社”仙岩创作基地、楼塔书画分社工作室在杭州市萧山楼塔镇大同山居庄园正式揭牌,这是楼塔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赋能诗书画的重要一步。
原杭州市政协主席、 西泠印社顾问叶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原浙江省宣传部副部长鲍洪俊,新华社浙江分社原社长、新华社江南书画院副院长 郭献文,野草诗社副社长、上海大学中华诗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朱超范,西泠印社原副秘书长黄镇中,日本丁鹤庐研究会会长、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吴隐后裔丁如霞,《都市快报》副主编王晨郁,西溪文社执行社长王天明,杭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唐金梅,萧山区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王小青,杭州市萧山区原政协副主席俞志仁,楼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旸等出席。
叶明、郭献文为新华江南书画院仙岩创作中心揭牌
鲍洪俊、王天明为西溪文社仙岩创作基地揭牌
王小青与楼塔镇党委委员沈佳颖为萧山书法家协会楼塔书画分会工作室揭牌
叶明、郭献文为新华江南书画院仙岩创作中心揭牌,鲍洪俊、王天明为西溪文社仙岩创作基地揭牌,王小青与楼塔镇党委委员沈佳颖为萧山书法家协会楼塔书画分会工作室揭牌。
揭牌仪式
座谈会
四围山色九曲溪,半是仙源半是城。楼塔,古称仙岩,东晋名士许询在此隐居、修道炼丹,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王勃都到过并留下诗篇,是萧山古代文化的名片,集宗祠文化、中医文化、老街文化、红色文化、书画文化等多种文化展示体验于一体。萧山本土的著名诗人朱超范以赤子之心对话古镇风骨,来楼塔多次采风,为楼塔的历史文化倾情创作了五首饱含深意的诗篇,佳句如:“莫问征君何处在,题诗不必署头衔”、“细草频催行处绿,乡愁永驻古弥新”。更令人感动的是,他还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萧艾,以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精心挥写诗作,让诗词意境与书法神韵浑然一体,成就了这一组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并把这五幅承载着文化厚意的墨宝现场赠予楼塔镇人民政府。这是对楼塔历史文脉的致敬,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的永恒艺术力量。
当日,萧山当地一些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在能诱发诗意的青绿大同山居泼墨雅集,一片喜气洋洋。揭牌仪式结束,到场嘉宾品茗聆听国家级非遗楼塔细十番演奏,感受与书画相通的戏曲艺术传承的魅力,接着在书画室举行西溪文社仙岩文化论坛“诗韵乡愁:传统文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由王天明主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叶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