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杭州这家藏在小区里的奶茶店,一对台湾夫妻用“笨功夫”熬出20多年人情味

    潮新闻 记者 潘骏2025-04-19 06:24全网传播量12.6万
    00:00
    00:00
    012000年,盈瑄从台湾台中来到杭州,发现奶茶商机,随后与丈夫开启奶茶事业。
    02盈瑄将台湾茶文化融入杭州,创新结合本地茶叶,逐渐摸索出两地茶文化的“融合之道”。
    03盈瑄坚持用优质原料,拒绝添加,赢得顾客信赖和口碑,成为社区记忆中的一部分。
    04疫情期间,社区和政府给予支持,老顾客不离不弃,成为盈瑄坚守店铺的动力。
    05面对外卖平台和网红品牌的冲击,盈瑄坚持手写菜单、记住熟客口味,以味道和真心留住顾客。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杭州近江家园,“喝茶工坊” 的招牌默默矗立了二十多年。它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却是周边居民心中不可磨灭的甜蜜记忆。

    喝茶工坊门头

    2000年,盈瑄带着身孕从台湾台中来到杭州,彼时大儿子刚上小学,二儿子还在幼稚园,小儿子尚未出生。回忆起初到杭州的场景,她笑言:“那时杭州的奶茶,我记得有个麦田村,奶茶单独一杯,珍珠用一个小碟子装起来,我就觉得台湾奶茶在这里会有市场。” 待小儿子出生后,夫妻俩便在杭州开启了奶茶事业,直到辗转来到近江小区,这一守便是20年。

    盈瑄

    走进 “喝茶工坊”,扑面而来的茶香。盈瑄对茶的理解融入骨髓:“在台中,喝茶是日常,午休时来一杯红茶或乌龙茶,是刻在生活里的习惯。”

    开店初期,杭州人更偏爱奶味饮品,纯茶接受度不高。但盈瑄坚持从台湾引入红茶、乌龙茶,与本地茶叶结合,逐渐摸索出“融合之道”:“台湾茶味浓,龙井清淡,我们取长补短,让两地茶文化交汇。”

    店内边上摆放茶具

    “珍珠必须用黑糖熬煮,茶底不加糖,鲜草自己煮。”盈瑄对原料近乎执拗,“有家长质疑奶茶不健康,我从不辩解,因为我知道自己熬的糖、煮的茶,经得起考验。”

    这份坚持赢得了口碑。一位老顾客回忆:“女儿在附近读幼儿园时,我常买一杯奶茶配烧饼接她放学。这味道和小时候放学路上喝的一模一样。”

    店内菜单

    疫情期间,社区和政府的支持让夫妻俩倍感温暖:“小区帮我们协调防疫,保障店铺运营,孩子们在杭州的学习环境也很开放,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这里就是家。”而老顾客的不离不弃更是动力,胜利小学、崇文实验的毕业生,从学生时代喝到如今带着孩子来喝 “小时候的味道”

    乌龙奶茶

    盈瑄说,自己在杭州的朋友比在台湾还多,“顾客进门时打个招呼,外卖地址一看就知道是老客。

    盈瑄

    面对外卖平台和网红品牌的,盈瑄显得格外淡然:“网红店靠营销,但真正留住人的是味道和真心。” 她拒绝跟风推出花哨产品,坚持手写菜单、记住每位熟客的口味:“客人一进门,不用开口,我就知道他要喝什么。” 这种 “家人般的默契”,让外卖单上的老地址成为最温暖的标识。

    如今,小儿子已大学毕业实习,夫妻俩仍每天守在店里,午后闲时泡一杯茶,看学生们放学路过,听老顾客聊聊家常。盈瑄觉得,二十多年的坚守,靠的是对茶的热爱、对顾客的真诚,更是杭州这座城市给予的包容与温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江南食材碰撞北方手法,传统名菜彰显古法新艺
    西湖龙井“顶流天团”亮相北京茶博会
    购票难度不亚于春运!五一假期这些地方热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