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临平区塘栖第三中学以“科技赋能未来”为主题的“科技节进校园”活动圆满落幕。
通过科学家进校园、综合实践成果展演、科技竞赛集训等系列活动,学校不仅展现了科技教育的丰硕成果,更在师生心中播下了探索与创新的火种。
科学家进校园
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
杭州市临平科技馆“科学家科普巡讲”首站走进塘栖三中。人工智能领域科普专家陈洋以“AI上未来”为题,带领塘栖三中师生探秘人工智能。
讲座中,陈老师通过“硬币阵法”揭秘AI人脸识别原理,用生活化案例阐释机器学习机制,并在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AI时代人类的核心竞争力”。“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陈洋的总结引发阵阵掌声。这场讲座以“理论+玩梗+实践”模式,多元化的实践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创造”,让硬核科技落地校园。
活动现场
综合实践成果
从生活痛点出发,用科技破题
在2025年临平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比中,塘栖三中师生凭借《可穿戴智能输液提醒装置》《中药降压健康之旅》等10项创新成果斩获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及4个三等奖。这些项目从生活痛点出发,融合物联网、中医药等跨学科知识,充分展现了学校项目式学习的扎实成效。
指导教师宗余卉表示,“科技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无尘清洁黑板擦》到《烟花爆竹的“禁”与“放”》,学生们的课题无一不紧扣生活需求,彰显“科技服务社会”的初心。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科技竞赛
荣誉背后的“硬核”训练
在杭州市中小学科技类赛事中,塘栖三中捷报频传。在2024年杭州市阳光体育航海模型比赛中,沈熙喆勇夺MICRO-MONO项目冠军,宣皓文、张俊杰等同学分获F4-A及FSR-E1项目多个奖项;在滑翔机设计制作项目中,车莫米乐、姚小杰等6人包揽一、二等奖;在第四届科创节Scratch编程赛中,陈敬筠等同学斩获一、二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组单春红、凡妙然、宋亚婷等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日夜坚守。单春红老师作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优秀辅导员,十年如一日带领学生钻研模型技艺;凡妙然老师创新实践“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宋亚婷则跨界联动物理、美术学科,助力项目落地。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科技教育生态
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从科学家讲座到实验室实践,从模型赛场到编程赛场,从实验室到领奖台,从课堂到社会,塘栖三中构建的“课程-实践-赛事”全链条科技教育生态已初见成效。学校获评杭州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连续三年荣获临平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累计超200人次。塘栖三中正以科技教育为支点,撬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无限可能。未来,塘栖三中将继续深化科技教育改革,打造更多“未来科学家”成长摇篮,让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被珍视,每一次勇敢尝试都在书写未来。
塘栖三中 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