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衢州消防出台火灾防范“533”工作法 为独居老人筑牢“防火墙”

    潮新闻 记者 陆斯超 通讯员 傅元璋2025-04-15 05:26全网传播量21.4万
    00:00
    00:00
    01近日,衢州市一村庄民房起火,85岁独居老人因智能烟感探测报警器及时脱困。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推出“533”工作法,旨在消除民房火灾隐患。
    02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针对民房“小火亡人”痛点,出台“五查三改三增”工作法,包括五项排查、三种技改方法和三个“保命”措施,强化特殊老年人群体的排查和预警。
    03去年全国居住场所火灾高发,电气故障和生活用火不慎是主要原因。衢州市“小火亡人”事故中,受害者多为老年人,且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和春冬季节。
    04衢州市计划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全市6000户困难独居老人家庭智能安防设备入户,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老人安全预警环境。
    05未来,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探索建立“邻里联防”模式,推进村(社区)应急消防服务站试点建设,并压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积极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消防员上门为独居老人家中检查消防隐患。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供图

    近日,衢州市衢江区某村庄一民房突然起火,所幸房内独居的85岁老人听到警报声提醒,及时脱困。同时,辖区的网格员也收到了火灾报警信息,赶往现场并拨打119报警。“警报不响,我还想不到开门。”老人口中的“警报”就是智能烟感探测报警器,由衢州市专门为辖区内的独居、低保低边老人免费安装,也是衢州消防民房火灾防范“533”工作法中的“三增”之一。

    社区网格员向当地老人宣讲“533”工作法及家庭日常消防常识。通讯员 傅元璋 摄

    今年3月,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专门针对民房“小火亡人”痛点,重点针对住宅建筑、宿舍建筑、农民自建房等,出台民房火灾防范“533”工作法,即“五查三改三增”工作法,旨在消除民房各类火灾隐患,加快基层应急消防力量提质升级,推动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筑牢民房尤其是老弱病残特殊群体居住场所的“防火墙”,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五查”即五项排查内容:查火、电、车、人、口,强化对违规用火用电、电动自行车隐患的排查以及对人员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三改”即三种技改方法:烛改电、火改热、线改造,旨在消除违规用火、用电和电气线路老化等问题隐患。“三增”即三个“保命”措施:增设防火分隔措施、增设预警技防设施、增配逃生自救设备,直接解决建筑防火分隔不足和人员逃生自救能力不足等问题。

    “相比以往防火举措,‘五查三改三增’工作法重点加强特殊老年人群体排查,整合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站、村(社区)网格员、住宅小区物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并结合‘安居守护’工程,配齐‘一键呼救’报警装置和火灾探测报警器等智能设备,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老人安全预警环境。”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郑一维介绍。日前,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委社工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市财政等四部门发文部署全市2025年“安居守护”困难独居老人家庭安全环境提升项目,并计划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全市6000户困难独居老人家庭智能安防设备入户。

    衢州消防员走进小区开展火灾防范“533”(即“五查三改三增”工作)服务指导工作。通讯员 何梅君 摄

    据了解,该工作法的出台,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量。据国家消防救援局消息,去年全国范围内居住场所火灾高发,在建构筑物火灾中占比达79%。从查明起火原因的火灾看,电气故障占比32.3%、生活用火不慎占比21.8%,吸烟、遗留火种是主要起因。民房“小火亡人”事故历来也是衢州市火灾造成亡人的高发领域。同时,经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分析发现,在“小火亡人”事故中,往往是不起眼的细节引发恶果,如卧床吸烟、超负荷用电、电暖器使用不当等。受害者多为老年人,多数存在行动不便或患病卧床情况,尤以农村地区发生比例较多。从火灾发生时节看,多为春冬季节且发生在晚10时后至早6时前。

    下步,衢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探索建立“邻里联防”模式,推进村(社区)应急消防服务站试点建设,延伸基层群防群治工作触角,并进一步压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指导开展“五查三改三增”工作,积极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