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桥头社区,一座500平方米的余阅书舍正经历着二次蜕变。从昔日门可罗雀的闲置空间,到少长咸集的社区文化新地标,这场华丽转身的背后,是一套以楼长为核心的社区共治新模式在发挥关键作用。
作为社区重要的文化设施,余阅书舍本应成为居民阅读交流的温馨港湾。然而长期以来,这里却面临着利用率低、资源闲置的困境。“这么好的场地空着太可惜了”,社区居民的惋惜道出了书舍面临的尴尬处境。如何盘活这一空间,成为摆在社区治理面前的一道难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当居民通过小区群反映问题后,以鲁阿姨为代表的楼长团队迅速行动,组织居民代表、居委会成员召开专题议事会。“针对儿童群体,可以举办童话主题绘本分享会。”“面向文学爱好者,可以策划名家名著赏析活动。”“在新媒体宣传方面,可以通过社区公众号、网格微信群等平台扩大书舍影响力。”“建议增设休闲区,优化开放时间,提升使用体验。”在这场充满智慧的讨论中,楼长们充分发挥了社区“神经末梢”的作用,收集到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如今,余阅书舍的升级推广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未来,这里将成为集阅读、休闲、交流于一体的社区文化新地标,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书香与温暖。
余阅书舍的再次焕新升级,是空间的盘活利用,更是社区治理的生动体现。“楼长牵头、居民参与、社区支持”的共治模式,充分发挥了楼长熟悉社区、贴近居民的优势,实现了治理资源的高效整合,为新时代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桥头经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