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巧用“十能”化积怨 老樟树下解心结

潮新闻 通讯员 蔡嘉骏 徐象翔2025-04-10 09:42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01近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长乐村网格员成功调解土地边界纠纷。4月7日,网格员接村民电话,迅速赶赴现场,发现矛盾源于一处被填埋的池塘土地归属。网格员运用“十能”工作法,安抚双方情绪,走访周边村民,联动村治保主任,携带早年地界图纸并邀请当年划界村民到场,最终确认边界偏移非故意侵占。经劝解,双方达成和解。
02长乐村网格员通过“情理法融合”的智慧,有效化解邻里矛盾,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此次调解展示了网格员的专业能力和耐心,赢得了村民广泛赞誉。
03网格员调解过程中,运用老图纸、樟树荫和坦诚对话,展现了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化解矛盾的高超技巧。
04长乐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运用网格员“十能”工作法,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为构建和谐宜居环境贡献力量。
05此次事件体现了基层网格化管理在解决邻里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是乡村治理的有效实践。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长乐村网格员通过“十能”工作法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土地边界引发的邻里纠纷,赢得村民广泛赞誉。

“喂,是网格员小徐吗,我是蔡家组的蔡大伯,我家旁边的老蒋和老陈在争吵,吵得很凶,拉都拉不开,你们快来啊!”4月7日上午,长乐村网格员小徐接到村民蔡大伯的电话,反映蒋大伯与陈大伯因土地边界问题发生激烈争吵,甚至导致陈大伯家房屋瓦片损毁。网格员小徐与同事迅速赶赴现场,经询问得知,矛盾源于一处被填埋的池塘土地归属问题。蒋大伯认为陈大伯家的竹林侵占了原属村小组的集体土地,影响道路通行;陈大伯则坚称该地块已使用数十年,归属明确。双方争执不下,矛盾激化。

网格员立即启动“十能”工作法,采取“背对背”调解法分头安抚双方情绪。小徐将情绪激动的蒋大伯带到樟树荫下递水降温、耐心倾听诉求;同事小蔡则在凉亭内与陈大伯沟通,了解历史渊源。随后,网格员运用“访”能走访周边村民,得知争议地块原为小池塘,上世纪被填平后,陈大伯家因竹林自然蔓延逐渐使用至今,界限长期模糊。

为彻底厘清争议,网格员联动村治保主任,携带早年地界划分图纸,并邀请当年参与划界的村民蔡大爷到场。经实地测量与图纸比对,确认陈大伯家竹林因竹根自然生长导致边界偏移,并非故意侵占。

面对证据,双方红了脸。网格员抓住调解契机,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蒋大伯您看,陈大伯他也不是故意占地的,要不咱就大家和和气气地商量着来。”后经劝解蒋大伯主动向陈大伯道歉,表示自己太冲动了不该打破他家的瓦片,他会马上联系人来维修。陈大伯也表示自己会马上清理掉那些过界的竹子。回访显示,蒋大伯次日便请人修复屋面,陈大伯也在三天内完成了竹林整改。两位老人还在邻里间称赞网格员“处理得既耐心又公平”。

一张老图纸、一棵樟树荫、一场坦诚对话,长乐村网格员用“十能”工作法和“情理法融合”的智慧,有效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下一步,长乐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运用网格员“十能”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为构建更加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煜

相关新闻
杭州余杭:垃圾分类志愿行,助力无痕“新露营”
杭州余杭:垃圾分类认真辨 巧把“旧颜”换“新颜”
杭州余杭:巧用“十能”四招,为茶季安全“上锁”
杭州余杭:“十能”工作法护航独居老人,暖心走访织密关爱网
杭州余杭: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新探索 推动群众就医“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