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
露营、烧烤、登山、放风筝,最近都很流行。
高频的户外活动,也带来一些安全问题。近期,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推出“谨防春天里的危险”系列策划,通过实验、亲历、案例警示等形式,提醒大家春天户外活动中的风险点。
继上一期“风险的风筝线”之后(此前报道:根本看不见,有时很危险,全国消防都在提醒大家注意这根“细线”),第二期我们来关注露营。
一个烤盘、一个卡式炉,是露营少不了的装备。“比起烧烤架,卡式炉省去了安装烤架、生碳火等复杂操作,而且火力十足。”杭州拱墅区文晖消防站的消防员说,卡式炉虽然好用,但不当使用有爆燃和爆炸风险。
卡式炉气罐意外漏气
再次点火,瞬间轰燃
几年前,潮新闻记者在露营时曾目睹一群游客在使用卡式炉时突发爆燃,四溅的火花引燃露营区周边的野草,所幸露营区临湖,众人合力灭了火。
他们试图点燃卡式炉,反复试了几次后均未点燃。再一次尝试时,现场发出“轰”一声,紧跟着火团四溅。
“这是典型的气罐漏气引发的卡式炉轰燃。”文晖消防站的消防员对这类轰燃进行分析。
卡式炉又叫便携式丁烷气炉,由炉体和气罐组成。气罐内存储的是高压丁烷气体,点火操作时,丁烷气体释放会迅速气化并通过卡式炉内装置输送到燃烧区域。
卡式炉。谢春晖/摄
“卡式炉多次无法点燃,丁烷气体还在正常释放,若气体大量释放再遇上点火装置的瞬时电火花,就又有可能发生爆燃。”消防员说,露营时,卡式炉的火焰被风意外吹灭,使用者未及时发现,丁烷大量泄漏,再次启动点火,也会发生爆燃。
实验中,做好安全防护的消防员将一个卡式炉点燃后,将火焰吹灭,人为制造丁烷泄漏场景。
卡式炉爆燃瞬间。施雄风/摄
2分钟后,二次点火,卡式炉瞬间爆燃。“轰燃非常危险,若周围有人员极有可能造成皮肤灼伤,也可能快速引燃周边易燃物品。”消防员说。
(卡式炉爆燃瞬间。施雄风/摄)
质量合格的卡式炉在反复无法完成正常点火时,气罐内气体泄漏的速度和量都会有装置控制,不过仍不能完全排除气罐内丁烷气体泄漏时不发生爆燃的可能性。
消防员建议,这种情况下不要立即二次点火,关闭点火开关,等待10秒后再进行点火,安全性会大大提高。
卡式炉气罐突然爆炸
实验用的木桌被炸坏一个角
“使用卡式炉加热超过卡式炉尺寸的锅具,或是将多个卡式炉紧挨着使用,也很危险,有可能造成气罐受热爆炸。”这是消防员要提醒的第二个风险点。
卡式炉有专门的气罐仓。“卡式炉使用时,燃烧会产生高温。正常使用,一般不会造成气罐仓异常升温。”消防员说,若使用超过卡式炉尺寸的烤盘、锅具等,尤其是锅具或烤盘大到覆盖了整个气罐仓,受热辐射和热传导影响,气罐仓就会出现异常升温。“两个以上使用中的卡式炉并排放置,也能产生同类效果,极易造成气罐过热,丁烷液体在高压罐体中气化膨胀,并引发物理爆炸。”
并排放置的卡式炉。谢春晖/摄
实验现场,消防员先模拟了两个卡式炉并排放置,同时点火使用。测温枪测出其中一个卡式炉气罐仓表面温度为28.8℃,约10分钟后,温度飙升至80℃。“气罐仓内的温度可能已经到上百℃了,这种温度下丁烷气罐内的丁烷已经开始气化,很快会达到爆炸的临界压力。”
随后,消防员撤掉一个卡式炉,对其中一个卡式炉进行使用和加热。同时,在卡式炉上方放置了一个超大的铁盘。
5分钟左右,卡式炉气罐仓内的压力回弹保护装置启动,将气罐弹出,卡式炉停止工作。
(卡式炉爆炸瞬间。施雄风/摄)
为了达到实验效果,消防员破坏了压力回弹保护装置,再次启动卡式炉。又过了5分钟,卡式炉突然熄灭,正当消防员上前查看情况时,整个卡式炉发生了爆炸。
加温中的铁板被炸飞约3米高,卡式炉被炸得四分五裂,桌子也被炸坏了一个角。
卡式炉炸飞瞬间。施雄风/摄
“可见卡式炉爆炸瞬间的威力之大,一旦在露营中发生,极易造成人员受伤、受惊。”
破碎的卡式炉和炸破的桌子。谢春晖/摄
杭州消防联合潮新闻发出提醒:选购卡式炉和丁烷气罐时,要购买正规厂商的合格产品;使用卡式炉前,一定要先检查气罐有没有漏气,卡式炉的点火装置、保护装置是否都能正常工作。使用卡式炉时,切勿使用底部超出炉体大小,甚至覆盖气罐仓的锅具,也不要多个卡式炉并排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