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见音乐、科技走进田野,在梨花渐次开放的时节,鸬鸟镇文化特派员团队正在书写一首关于音乐与春天的浪漫叙诗。
2024年,浙江省创新推出“文化特派员”制度,旨在组织各界拥有文化特长的人员,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在这样的契机下,音乐博士陆卓瑜来到了鸬鸟这片质朴而浪漫的山野。在春天拉开序幕之际,她带着团队在鸬鸟,盛大开启一场“鸬鸟四时·AI在山野季”民宿音乐沙龙活动。
活动现场,钢琴、小提琴与古筝的优美旋律在暮色中交织回荡。钢琴专场演绎了周杰伦经典曲目,让听众在回忆青春中沉醉不已;小提琴奏响皮亚佐拉的探戈名曲,热情奔放的旋律点燃全场;古筝则以《新十面埋伏》等曲目展现国风雅韵。三种乐器各具特色,却又浑然一体,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游客们或驻足聆听,或轻声跟唱,现场洋溢着温馨动人的艺术氛围。
亮眼的是,现场更有AI作曲,让并不知晓乐理的游客、村民也能参与到创作中来。当AI邂逅音乐,当村民参与作曲,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文化特派员陆卓瑜表示:“我们还安排了一个创新环节——如何巧妙地运用时下热门的AI作曲技术。届时我们会邀请现场村民提供创作灵感或关键词,通过AI即时生成专属音乐作品。这个互动环节的初衷,是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帮助村民们实现音乐创作的梦想,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当前,科技渗入文化各个领域,已经成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关键变量。浙江持续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文化”新业态,乡村文化也需抢占该变革时代的新赛道,让文化更便捷、更可及地走进群众身边。如何让数字时代的浪潮激荡出乡村文化的“新乡音”,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课题。
接下来,鸬鸟镇将从“AI+音乐”入手,继续推动文化特派员深入基层,创造数字新乡音。让科技成为村民的“音乐翻译官”,在村头搭起音乐创作的平台,让村民、游客充分表达自己的音乐构思,由AI系统实时生成旋律与和声框架,形成可交互调整的音乐原型,通过“群众构思—智能优化—集体创作”的迭代流程,最终共同打造出一支具有文化指纹的AI音乐,实现乡音可及,文化走入群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