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当医学抵达边界,如何为生命点亮归途的灯?浙大儿院启用儿童舒缓病房

    潮新闻 通讯员 祝姚玲 记者 隋雪2025-03-31 06:16全网传播量9349
    00:00
    00:00
    01近日,“拾光小屋”儿童舒缓病房在浙大儿院总部莫干山院区启用,专为终末期儿童提供全方面照顾和家庭支持。
    02据《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2)》,2019-2020年我国儿童肿瘤年新发患者约4万,恶性肿瘤已成儿童第二大死因,但儿童缓和医疗服务体系尚处起步阶段,供需矛盾突出。
    03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全面投入使用后,空间得到拓展,“拾光小屋”项目落地,将联动多学科,引入多方力量,提升终末期儿童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压力。
    04“拾光小屋”由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发起,已在全国7个城市开展服务,截至2025年2月,已服务400多个患儿家庭。
    05在“拾光小屋”,家长和孩子拥有独立温馨空间,医院与基金会携手提供专业舒缓方案,共建爱、关怀和温暖的港湾。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因为疾病,孩子小小年纪走到生命的尽头,该如何面对?近日,“拾光小屋”儿童舒缓病房在浙大儿院总部莫干山院区正式启用。

    “拾光小屋”儿童舒缓病房揭牌/医院供图

    儿童缓和医疗对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儿童提供身体、心理和精神等全方面照顾,同时给予家庭支持,旨在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最佳的生活质量。

    根据《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2)》,2019-2020年我国儿童肿瘤(包括血液肿瘤、脑肿瘤和实体肿瘤)每年新发的患者数量在4万左右,整体发病率虽相较于成人不算高,但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疾病。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仅次于意外伤害,已排到了第二位。除此之外,先天性疾病、慢性疾病等疾病中晚期阶段患儿也是儿童缓和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但中国目前提供儿童缓和医疗的服务体系、机构、人员均处于萌芽或起步阶段,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都没有能稳定接收终末期儿童的病床和团队,供需矛盾突出,是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缺乏儿童舒缓病房,导致家庭往往只有两个选择,在重症监护室不惜重金抢救,或放弃治疗回家。这两种方式,在确定无法治愈的情况下,都不是最佳选择。”浙大儿院肿瘤外科护士长吕丹尼介绍,在自己十几年的从业经历中,也曾多次碰到走到最后的肿瘤患儿和家长提出相关诉求,但因为多种原因,相关服务还是缺乏体系化和可持续性。

    拾光小屋内景/医院供图

    随着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在2024年11月全面投入使用,肿瘤外科、血液肿瘤内科整体搬迁到莫干山院区,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为相关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拾光小屋”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落地。

    “当医学抵达边界,我们为生命点亮归途的灯。浙大儿院莫干山院区不是‘拾光小屋’项目的首次落地,但我们能发挥浙江人勇立潮头的精神,把这项服务做出浙江特色,能够以我们的努力帮助更多家庭渡过特殊的难关。”

    莫干山院区副院长王金湖介绍,浙大儿院“拾光小屋”坐落于浙大儿院总部莫干山院区血液肿瘤中心大楼,面向全院有需要的家庭开放,将联动肿瘤、护理、麻醉、营养等多个学科,引入社工、基金会等多方力量,为相关家庭提供更多、更高要求的照护,以提升终末期儿童的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在特殊时期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创伤。

    在“拾光小屋”,家长和孩子不仅能够拥有独立、温馨的空间相互陪伴,医院医护团队也将与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携手,为患儿家庭提供专业舒缓方案和服务,共建爱、关怀和温暖相伴的港湾,让每个幼小生命在尊严与温暖中谢幕。

    据了解,“拾光小屋”项目由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在2023年发起,随着该项目在浙大儿院的落地,已累计在全国7个城市开展儿童舒缓服务。截至2025年2月,已服务400多个患儿家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国内首个儿科大模型发布
    2岁男孩坚果卡喉险窒息!医生提醒:这些错误急救会致命
    13岁留守女孩脊柱侧弯80度,弯曲的脊柱藏着哪些隐痛
    潮声丨睡不着,是一种病
    儿科医院“一号难求”、基层医院遭冷遇,儿童就医“分级诊疗”难在哪?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