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的通知精神和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推动“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建设的要求,日前,首届“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色故事宣讲比赛颁奖典礼暨优秀作品现场展示活动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高校红色场馆联盟、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浙江省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
浙江省教育厅宣教统战处处长谢才波,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章继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高校红色场馆联盟理事长、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院院长渠长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应金萍,党委委员、副校长嵇新浩,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朱小峰等嘉宾,以及来自69家浙江省内外大中小学校的200余名师生及专家学者参加现场展示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数字赋能创新
让历史人物“看得见”
在现场展示活动前,成功举行了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示馆”为基础,融合数字技术,建成的“全景数字展馆”开馆仪式。数字赋能“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示馆”,所建成的全景数字展馆将跨越时空,助力思政课课堂教学,让红色故事在云端激荡,让信仰之光照亮四海。
在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张旭东、杨望同学带来的主题讲述《胜利的时候,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中,现场展示了来自裘古怀烈士陈列馆的展品,宣讲人利用数字手段,对话裘古怀烈士AI数字人,让历史人物“现身”现场,与现场师生共同深刻缅怀革命烈士,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立足本土资源
让历史事件“接地气”
在优秀作品展示环节,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李莉老师从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老街和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出发,挖掘本土红色革命故事,讲述了一段槐河畔的“革命印记”,述说了来耀先一名剃头匠到党的六大代表的红色故事,用身边的故事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陈杨兴老师主题讲述《听党话,跟党走,清廉精神代代传》,从自身爷爷那枚生锈的党徽说起,讲述了爷爷作为党员干部、自己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以及学生支医边疆的三代共产党人的清廉奋斗故事,三条不同奋斗轨迹,却生动诠释着“听党话,跟党走,清清白白做人”的清廉精神,用家族中代代相传的清廉故事鼓励青少年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队列中。
活动现场
青春对话先辈
让历史文化“尝得到”
来自杭州市滨兴学校的小学生陈聿淇、朱欣淼、林戚垚带来的情景讲述《我叫中国共产党》,通过对话、独白、情景再现等多形式,与三个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行对话,用李大钊、刘胡兰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向在场师生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歌颂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赖卓骏同学用“一支钢笔”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与信仰。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陈雳、沈佳怡、吕蕊同学通过现代大学生与角色扮演历史人物陈望道的对话,以翻译《共产党宣言》为起点,向现场师生讲述了陈望道“酸、苦、辣、甜”的四个阶段故事,全方位展现了“真理的味道”。
活动现场
期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陈亚彬、鲍暖两位老师带来歌曲《领航》,用歌声唱响礼赞百年风华、奋斗崭新时代的昂扬主旋律;在压轴环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精神的力量”师生宣讲团成员刘晶、刘浩宇、唐梓琳、齐曼含、顾宇航、刘子健集体朗诵《精神的力量》,用气势恢宏的合诵,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新时代苍穹下铮铮回响。
活动现场
浙江省教育厅宣教统战处处长谢才波指出,此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色故事宣讲比赛,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创新之举,很有意义。同时就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办好大思政课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用红色资源赋能思政理论课建设,将理论讲授寓于故事讲述之中,用红色故事感染学生,用理论说服学生。二是要用红色资源赋能“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建设,将省域和当地红色资源纳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讲好浙江红色故事,擦亮红色育人底色。三是要用红色资源赋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高校要做好龙头牵引,当好“领头雁”,各地市联盟要做好统筹协调,加强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之间的沟通协作,引导各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建共享思政教育红色教学资源。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据悉,此次展示活动由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基地、浙江省“精神的力量”铸魂育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示范团队、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示馆承办。现场还对286件征集作品中的103件作品颁发了首届“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色故事宣讲比赛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组织奖。
浙商职院 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