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被兰香浸染的时光

    潮新闻 赵国虎2025-03-26 09:10全网传播量7199
    00:00
    00:00
    01道芝村通过种植兰草,成功将自然美景与文化相结合。2022年起,村民们共同努力,现已在山间营造出兰花的美丽景象。
    02邱小明副村长梦想在门前山打造兰瀑,如今部分愿景已成现实,兰草装点山间,吸引游客。
    03去年深秋,村民们将兰草种回山林,山中回响着清越鸟鸣,仿佛为新住民唱祝词。
    04今年三月,春兰吐蕊,蕙兰抽箭,山间兰花盛开,吸引众多目光,成为当地一景。
    05道芝村计划未来在兰花山上建赏兰亭,邀请游客共赏兰花之美,传承华夏兰文化。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武义县新宅镇许曳线的蜿蜒处,道芝村静静地隐匿在路边的山下。去岁深秋,当两千多丛兰草乘着竹箕回归山林后,游人们的快门终于把这个被兰香浸染的村落惊醒。

    我重读自己的旧作——《朋友小明》,稿纸上道芝村副村长邱小明的话语正在抽枝展叶:“我要在门前山上织条兰瀑,让石阶系着花影攀上云端;我要在溪涧里嵌几面水镜,教锦鲤驮着云朵游进童年;我要在颓圮的吉祥寺中重听晨钟,使瓦当上的新苔与旧檐对话……”这些写在2022年的字句,如今有的已在山野间洇了实景。

    去年初雪前,道芝村口的桂花树上新钉的木牌还带着松脂的芳香,县兰协的老先生们捧着裹苔的兰根,像是给远嫁的女儿整理嫁妆。身穿迷彩服的汉子们将兰草装进了背篓,道芝村门前山的石缝间便长出了郑板桥的写意。最动人的是那天的暮色,当最后一丛寒兰的兰根没入落叶层时,整座兰山忽然就响起了清越的鸟鸣,恍若是在为新住民唱起了祝词。

    今春三月,在晨雾初散时,我又一次伫立在道芝村的吉祥桥上。涧水叩击青石的泠泠声,应和着山雀的啁啾,恰似古时采兰人遗落的玉佩清音。桥头丈许高的石碑上,“兰花山”三字浸润在晨露里,朱砂丹色渗入石纹,与流转的天光潋滟成趣。

    朋友小明的牛仔衣洇着山岚,国字脸上的笑意先于春阳温暖了石径:“虎哥你来得正好,春兰吐蕊,蕙兰抽箭。”他摩挲茧手的动作让我想起了他那双二十年供销科长的手,如今这双既握锄头,又攥山风的手,在兰叶间又抚出了新的年轮。

    山间枫树未醒,一些隔年的板栗刺球还悬在枯枝,倒是给满山的兰草让出了天光。几株冬青擎着绿伞,将石阶笼在了斑驳的光影里。石阶两侧的腐殖土松软如絮,落叶层下却藏着春的胎动。春兰嫩绿,素白的花苞半启朱唇,晨露凝在萼片,恰似宋画里仕女鬓边的翠钿。蹲身时,腐叶与兰香纠缠着漫上鼻尖,恍惚听得见地脉汩汩的私语。

    “虎哥你看这丛,也是去年种的。”小明指尖轻点,五朵素心春兰次第舒展。鹅黄色的花舌凝着蜜露,正是《金漳兰谱》里的“玉版含香”。晨风拂过,春兰提着绿罗裙起舞,素白衣袂缀着鹅黄流苏,三两朵的似含羞少女,七八朵的若群仙赴会。露珠在叶尖摇摇欲坠,倒映着整座山的青翠,像星星坠入了翡翠海。

    十步开外,蕙兰如仗剑的将军,翡翠雕的短剑已刺破苔衣,这些花箭泛着玉髓光泽,待谷雨时节,便要擎起满山的香阵。

    山雀掠影而过,露珠坠入叶丛,整座山便跟着轻轻一颤,无意间惊醒了板栗枝头那沉睡的芽苞。

    转过山腰,我去年亲手栽种的三十余丛兰草已抽新绿,有几丛却被修剪过一般,只剩十来个公分高的草桩。“野兔最懂时节。”小明边说边弯腰拨开落叶,嫩芽已从土里探出了头。

    踅向山顶,两方突兀巨岩如天外飞来,石上临风摇曳的兰草,倒真应了郑板桥“峭壁一图香”的意境,银线镶边的寒兰叶在风里书写的狂草,比宣纸上的墨痕更显风骨。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山养气”吧?就像孔子在隐谷叹的不仅是香,更是君子慎独的明镜;勾践在渚山种的不单是兰,更是三千越甲的志气;屈原在胸前佩的不光是兰,更是一个民族的气节。春风拂过,兰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恍若是幽谷私语。此时,山下的村庄正浮在一层淡淡的雾里。

    山雨骤临,我们已在檐下翻看手机相册。冰棱垂挂的冬景里,兰叶从雪被下挣出苍翠;野兽的足迹绕着兰丛画圈,最终折返密林。雨帘中,铜铃在替不能言语的兰草唱着山歌。“十多年前,外乡人拿着编织袋来挖兰,车轮碾碎了半坡的腐殖土。现如今,松鼠都懂得只能绕着兰丛转。”小明感叹道。我翻看着手机相册里的一方宋碑,雨珠正敲打着“香清正雅和”的五字残痕。古时的爱兰人或许也这般立在檐下,看那新栽的兰草在雨中舒展,将华夏兰文化的根系,悄悄地扎进更深的地脉。

    小明说起规划,眼里充满了期待:待今秋板栗落尽,我们要在兰花山上建起赏兰亭,引山泉为弦,邀清风谱曲,到那时,一定请虎哥你再来喝茶闻香。

    暮色漫过溪涧旁的石碑时,雨停了,小明又扛起锄头,去山上栽种几丛兰友刚刚送来的兰草。看着他的背影,山风给他送去了我新填的半阕词:“石上苔痕新扫处,又种春风几度……”

    二0二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