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你有睡眠问题吗?方回春堂这份《睡眠健康小调研》值得一看

    潮新闻 记者 张鑫2025-03-21 08:21全网传播量4298
    00:00
    00:00
    01我国睡眠障碍患者已超2.9亿,其中严重障碍者达1.9亿,国民睡眠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02江浙沪地区5476位居民参与睡眠调研,超半数自评睡眠“一般”,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年轻人熬夜常态化。
    03女性入睡困难占比远高于男性,51%女性存在浅睡易醒困扰,专家建议女性睡眠调理应养肝血、滋肾阴。
    0470%居民认可中医汤药改善睡眠的长期效果,专家提醒尽量少吃安眠药,可通过四维综合调理改善睡眠。
    05酸枣仁是助眠中药成分中认知度最高的,但专家强调需组方配伍使用,方可达到综合调理效果。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睡眠障碍患者已突破2.9亿,其中严重障碍者达1.9亿,国民睡眠健康再响警报。

    2025年2月至3月,中华老字号方回春堂携手多位中医专家,在江浙沪地区随机选取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的5476位居民,展开《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揭示江浙沪居民真实的睡眠现状,为公众提供中医“防未病”的健康管理视角,结合中医调理手段,提升睡眠质量与生活品质。

    “睡眠时长不足、质量一般趋于常态化

    中医专家表示:年轻人熬夜常态化,耗损先天之本而不自知

    本次调研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居民自评睡眠状况为“一般”,且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71% 的居民在22~24点睡觉,其中9%的00后通常在2点后才入睡。更为严重的是,有18%的受访者表示正遭受严重睡眠障碍的困扰,亟需引起社会关注。

    中医专家提醒:依据中医理论,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当令,应进入睡前状态;子时(子夜、中夜)胆经当令须大睡,不可晚于11点入睡。

    女性入睡困难占比远高于男性

    中医专家表示:女性血虚则神不安,易引发失眠焦虑

    调研发现,女性浅睡、梦多、入睡困难的情况更严重,其中51%的女性存在浅睡易醒的困扰,同时入睡困难的女性占比是30%,均远高于男性。在前一天没睡好的情况下,35%的女性会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问题,其比例亦高于男性。

    中医专家提醒:女性因生理特性,易气血两虚,睡眠调理当以养肝血、滋肾阴为要,辅助调畅情志,使气血充、阴阳和,自然夜卧安宁。

    中医药辅助手段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专家表示:中医调理睡眠手段更温和、更全面

    对于改善睡眠问题,江浙沪居民首选生活方式的改变,如规范作息、运动、泡脚等,其次是中医相关的助眠方式,70%的居民对于中医汤药的长期效果表示认可。超过50%的80前居民,选择泡脚作为日常助眠方式。

    中医专家提醒:当睡眠困扰初现时,尽量少吃安眠药,以防加重肝肾负担。此时可通过“内服-外用-情志-环境”四维综合调理,可促阴阳相合,改善睡眠问题。

    酸枣仁是所有助眠中药成分中认知度最高的

    中医专家表示:酸枣仁宁神虽妙,切不可随意食用

    47%的江浙沪居民表示对于中医相关睡眠知识了解程度不深,但依然有69%的居民对于酸枣仁的助眠作用有所了解,是所有助眠中药成分中认知度最高的,其次是夜交藤、合欢皮分别占比22%、21%。

    中医专家提醒:酸枣仁助眠虽好,但单独用效果有限,需和多味草本进行组方配伍,合“君臣佐使之制,方可达到综合调理、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医专家表示:睡眠不仅是人体恢复精力的关键环节,更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倡导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融入现代生活,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结合中医治疗与辅助手段,从源头上调理睡眠问题,有效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