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我省召开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表彰大会,海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黎红获得了这一中国女性的至高荣誉。她也是绍兴市2024年度唯一的全国三八红旗手。
王黎红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代表上台发言
从2022年度风云浙商,到多次获评《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再到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这几年,王黎红获得了众多对女性企业家来说无比自豪的荣誉,这背后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党建铸魂
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王黎红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军人家庭,红色基因深深流淌在她的血脉之中,也养成了她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性格,参加工作后屡屡有出色的表现,先后担任过建设银行绍兴分行副行长,民生银行绍兴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2021年,她出任海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职。
海亮集团1989年从一家仅有6人的乡镇小作坊起步,一路成长为如今拥有2.6万余名员工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海亮是沐浴着党和国家政策的阳光雨露壮大起来的,‘听党话,跟党走’,对海亮来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坚定的信念和实践。”王黎红说。
如何把这2.6万名员工拧成一股绳,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曾先后获得“绍兴市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的王黎红深有体会:那就是以党建铸魂,发挥集团2600多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海亮将支部建在车间、党旗插在一线,将党建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和谐共富、社会履责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一流党建打造一流企业。作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王黎红,工作中身先士卒,努力起到榜样的作用。
这些年,海亮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企业党建优秀品牌”、“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示范基地”,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对集团全体党员的最高奖赏,也是对集团党建工作最好的肯定,对王黎红来说也是最大的安慰。
王黎红的头衔有很多,光是名片上就有七八个,除了海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还包括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浙商总会上市公司委员会主席、浙商总会公益慈善委员会主席、浙江省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而没有印上名片的头衔还有一长串。也因此,她每天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
当然,对王黎红来说,最重要的无疑是企业家的身份。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带领海亮更好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她和团队成员经常思考的问题。这些年,海亮在智能工厂、智能校园、智慧农业等领域积极探索与创新,并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从2021年10月开始,海亮就与华为合作启动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数智技术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海亮自主研发的低碳智能第五代连铸连轧盘管生产线荣获中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
海亮股份的五代线工厂车间
“教育+农业”
探索乡村振兴双引擎模式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提出的国家战略。海亮积极投身到这一事业,提出了“社会所需、企业所能、未来所向”的发展思路,并创新实施了“教育+农业”双引擎模式。海亮集团也于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这几年,王黎红或深入田间地头探寻共同富裕之路,或奔赴偏远乡村校园寻找乡村振兴的密码,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但为了乡村振兴事业,她义无反顾、无怨无悔。截至目前,海亮旗下海亮教育利用自己30年办学经验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已在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22省82县(市、区)服务管理学校145所,辐射学生超23万;旗下生态农业品牌明康汇与全国24省132县实现源头直采合作。
2022年11月,明康汇与淳安牵手,启动“百村万亩亿元”产销共同体三年行动计划
王黎红看到,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大山里留守孩子们开始眼里有光、心中有梦;她看到,因为生态农业全产业链供应链赋能,农户们实现了增产增收。“看到他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靥,我由衷地感到:我们每一滴的汗水都没有被辜负。这是最美的风景,也是最好的回报。”
大爱长存
争做民企践行社会责任的标杆
作为海亮乡村振兴事业的一部分,2022年5月,海亮与淳安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开展“乡村教育振兴综合实践区”“生态农产品产销共同体典范”等项目合作,以更好地推动淳安教育水平提升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海亮教育与大墅镇初级中学开展合作后,我们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便成立了由40位年龄横跨一年级到七年级的儿童组成的‘山海合唱团’,希望用音乐、用艺术点亮他们的成长之路。”王黎红介绍说。
山海合唱团排练现场
在海亮教育老师们专业的指导下,这些孩子们渐渐放开胆子,从羞涩腼腆到热情奔放,从五音不全到纵情歌唱,快速完成了成长蜕变,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合唱团了,去年更是受邀登上淳安县“春晚”舞台。孩子的眼里的光越来越亮了、脸上的笑越来越灿烂了。这些变化,王黎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也更坚定了用教育去改变更多孩子、更多家庭命运的信心。
“既讲企业效益,更求社会功德”是海亮集团创始人冯海良提出的企业发展理念,这些年,在一任接一任党委书记的持续推进下,海亮集团目前共有雏鹰高飞孤儿培养工程、贫困英才培养工程、“一带一路”国际英才培养工程等十一项长期慈善公益项目,捐赠总额超过22亿元,惠及全国近百座城市115余万人次。
雏鹰高飞项目2022年国庆节幸福院活动
王黎红说,雏鹰高飞孤儿培养工程至今,已累计接收20省份共315名孤儿。“我们为这些小雏鹰们重筑幸福生活之所,无偿培养其硕士毕业。”今年也是海亮集团创办援藏班的第五个年头了,学生总数达到479人,这也是浙江省首个由民办教育创办的援藏班。在海亮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护航培养下,援藏班已经连续两年蝉联那曲市中考状元,2024年更是包揽了色尼区中考前40名。“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们身上迸发出的求知渴望,最让我感动。”王黎红说。
援藏班
“大家”“小家”
都是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
海亮集团共有2.6万名员工,如何让每个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是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女性管理者往往更能显示出细腻的一面。
有一次,王黎红到一位确诊恶性肿瘤的困难员工的家中慰问。走进房间,这位员工正因化疗的疼痛躺在床上休息,身边还坐着年迈的双亲、刚考上大学的女儿。他告诉王黎红,非常感谢公司帮助解决了医药费难题,但自己的病已经到了晚期,现在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不希望女儿被经济压力所拖累而放弃上学。
“我当时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安慰他安心养病,相信企业永远会是他们的依靠。立刻联系员工互助基金会,申请了一笔助学基金,资助这个孩子直至她顺利完成学业。”这个互助基金会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亚丽牵头引领下于2006年设立的。
当天傍晚,这名员工发了一条非常感人的朋友圈,写道:“感恩此生在海亮,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去面对生活的起伏。”像这样的案例,在海亮还有很多很多。
慰问困难员工
王黎红说,海亮把员工当作最宝贵的财富,坚持以人为本,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员工。近年来,海亮升级打造了“海亮幸福计划”,连续四年创新推出“美好生活节”系列企业文化活动,提升员工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一名女企业家,如何平衡好“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对此,王黎红有自己的答案。
“我个人认为,家庭与事业并不是单选题,这是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不存在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事业需要经营,家庭更需要经营。如何去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需要女性特有的智慧。”王黎红表示。
首先,是做好情绪和角色上转换。“回到家后就应该放下在外的身份,将工作的压力和情绪留在门外,将关心与温暖留给家人。”
其次,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看到你在工作时充满热情、不畏困难,孩子也会受到感染,更能从中学到很多关于责任、坚持和努力等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不过王黎红也提醒女性,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很多女性因为对事业、对家庭的付出,恰恰忽视了自己的健康,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照顾好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快乐生活。”王黎红表示。
参加美好生活节“玩转大小球”乒乓球比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