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大牵头华东五校,共建“AI+X”微专业

    潮新闻 通讯员 章舒帆 伍闻博 祁航 记者 王湛2025-03-04 08:13全网传播量235
    00:00
    00:00
    01华东五校启动微专业共建行动,浙大牵头“AI+X”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个跨校共建、学分互认的AI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022021年,“AI+X”微专业推出1.0版本,今年全面升级至2.0,课程内容全新升级,包含前置类、基础类、交叉类、产业实践类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03非AI、计算机等专业在校本科生可报名,需具备数理基础,对AI感兴趣。授课老师来自五校及国内外AI头部企业专家,联合授课确保教学质量。
    04完成修读要求后,学生将获得五校共同签章的“AI+X”微专业证书,该模式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趋势,顺应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05“AI+X”微专业面向中西部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助力教育普惠,推动教育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子掌握AI时代核心竞争力。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AI时代怎么学AI?

    近日,在华东五校教育论坛上,浙江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启动微专业共建行动。其中,浙江大学将牵头建设“AI+X”微专业,汇集五校名家名师,联合头部科技企业共同参与授课。

    浙大牵头的“AI+X”微专业,怎么学?

    2021年,浙大牵头、五校共建推出了“AI+X”微专业,这是全国首个跨校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的创新性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微辅修项目。

    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渗透力和支撑性强、高度复杂等特点,呈现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特色,X则为交叉学科。

    今年,华五微专业共建行动全面升级,在跨校合作中,浙江大学牵头全新迭代“AI+X”微专业。

    图片

    从1.0迈向2.0,课程内容全新升级。在科教融汇下交叉,在产教融合中实践。具体该怎么学?详细攻略来了!

    谁能报名?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人工智能、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软件工程专业在校、在籍非应届本科生,需要具备一定数理基础,对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实践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感兴趣。

    谁来授课?

    “AI+X”微专业的授课老师,既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优秀教师,还有国内外人工智能头部科技企业的专家。双方联合授课,推进科教融合,确保教学水平和质量。

    有哪些课程?

    “AI+X”微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主干课程学习及线下实践活动两大模块。主干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前置类课程、基础类课程、交叉类课程、产业实践类课程四大类。线下实践活动包括前沿主题系列报告、跨学科研究工坊、黑客马拉松等,不定期举行。

    前置类课程着眼于编程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等方面,为后续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基础类课程教授体系化的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脉络体系及领域前沿热点。交叉类课程以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为核心导向,同学们可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方向,掌握不同学科理论,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产业实践类课程联合头部企业共同开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同学们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完成学习后有证书吗?

    完成修读要求后,学习者将被授予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签章的“AI+X”微专业证书。

    三大特点助推AI人才培养

    跨学校、专业,大家都能学

    “AI+X”微专业不受限于学校、学院等机构组织,打破学科、专业藩篱,在教学与管理模式上实现了全面的革新与突破。

    通过构建体系化的人工智能知识点和知识图谱,使非计算机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能够更为灵活高效地学习人工智能基本知识体系,在人工智能时代提升通识教育素养。

    这一模式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和顺应未来教育形态的发展方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计算机教育不仅重视理论学习,更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力求达成知和行的统一。

    “AI+X”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始终贯彻“厚基础、促交叉、重实践”的教学理念,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将创新技术需求和教学实践场景紧密结合。

    借助“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创新平台和“浙大先生”智能体平台等实训体系,同学们可在交互式的沉浸教学与边学边练的操作体验中,在线学习开发模型,逐步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让理论和实践深度结合。

    优质资源深度共享

    “AI+X”微专业面向相关行业领域和中西部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助力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促进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普惠。例如开展《人工智能+》微专业西部行、国家开放大学人工智能第二本科专业等,让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优质教学资源迈向更广泛学习天地。

    面向未来,相关高校以AI相关专业、课程赋能教育,推动教育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更多学子掌握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