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5日,22岁的杭州人孔胜东第一次在中山北路和百井坊巷路口支起了自己的修车摊,并立起了一块写着“为您服务,义务修车”的牌子。
这一立就是39年。之后几乎每个周六,孔胜东都会穿着蓝马甲,雷打不动出摊。
这个修车点,这一抹“公交蓝”,也成为中山北路上的“文明标识”。
不仅仅是孔胜东,在千年运河畔的武林商圈,从古至今,涌现了很多文明风尚引领者。
比如“武林大妈”,从起初的18人发展到如今的超16万人,调解纠纷、平安宣传、安全巡防……她们的志愿服务已遍地开花,而“志愿红”也成为了文明拱墅的金字招牌。
天水街道供图
今天(3月4日),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就在孔胜东义务修车点不远处的天水街道中大广场,2025年武林商圈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暨“武林大妈·胜东有礼”文明实践项目启动仪式举行,“公交蓝”携手“志愿红”,将引领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
现场的孔胜东,也穿上了红马甲。
2024年9月退休后,孔胜东未曾停歇,除了每周六的义务修车,还牵头成立杭州市拱墅区孔胜东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仓桥社区孔胜东工会驿站,在社区各类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活动现场 盛锐 摄
“过去因为工作,周末才有空。现在每天我都可以参与志愿服务,帮助更多的人。”前几天工作日,有一位年轻人求助孔胜东,希望帮忙修理并调整一下自行车,“他腿脚不太方便,他的这个自行车就相当于拐杖。也同样因为这个原因,迟迟没有出去维修。”当天,孔胜东对整辆自行车进行了大修,同时考虑到年轻人的身体情况,对左右刹车进行了对换。
天水街道供图
本次签约的“武林大妈·胜东有礼”文明实践项目,就是由天水街道和孔胜东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合作,将创新打造“胜东有礼”文明实践阵地和“胜东分”文明实践积分管理体系。
天水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积分体系将通过科学量化志愿服务时长、社区治理参与度、文明行为践行等内容赋予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积分,同时配套“星级志愿者”“文明先锋家庭”评选、礼遇优待、事迹巡展等激励机制,激发全民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的热情,“在文明实践阵地,我们也将设立积分兑换站,并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区、展示区等功能模块,联动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全域覆盖的文明实践网络。”
天水街道供图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孔胜东说,即日起“拱墅区孔胜东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正式上线,并对外招募专业志愿者。
根据招募界面,要求年龄在65周岁以下,不过有专业特长的可适当放宽。
“我们已经组建了300余人的志愿服务团队,提供义务理发、免费修车、口腔检查、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孔胜东期待可以涌现出更多的优秀志愿者,让志愿星火汇聚成光。
活动现场,2025年武林商圈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同步启动,并对7家在“春风行动”中慷慨解囊、捐赠善款的爱心企业授牌,对8支志愿服务队授予“商圈文明实践联盟”旗帜,如今的武林商圈不只有一个“孔胜东”,而是凝聚起一群“孔胜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