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当二月的风拂过江南的水乡,一场关于“龙”的盛大仪式正在浙江的山水间悄然酝酿。
图源:浙江文旅资讯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不仅是自然时序的转折,更是一场浸润着农耕智慧与文化诗意的民间盛宴。
剃龙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理发店的喧嚣中,藏着浙江人对新生的渴望。孩童剃“喜头”,成人修鬓角,每一剪皆是辞旧迎新的宣言。
起龙船
不同于端午的激烈,浙江的二月二龙舟更多了几分祈福的庄重。锣鼓声中,龙舟破水而行,岸上人潮涌动,呐喊与欢呼交织,将“龙抬头”的仪式推向高潮。
放龙灯
图源:小红书@💖旅行的莉迪亚
这一日,浙江人用“彩龙”“扮龙”“祭龙”的仪式,编织出一幅天人合一的信仰图景——龙不仅是呼风唤雨的神灵,更是百姓心中对丰饶与安宁的永恒期盼。
从舌尖至心头,从市井到乡野,浙江的每一寸土地都跃动着龙的灵气。接下来,一起去看看浙江人的二月二究竟多有氛围感吧?
龙起东方,浙江龙抬头的千年习俗
温州芥菜饭
图源:平阳文旅体资讯
农历二月初二,温州限定风味已上线——民间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
图源:温州深夜食堂
这个季节的芥菜都是个顶个的新鲜,吃的就是春天的一道鲜嫩风味。先将酱油肉煸香,再倒入备好的各色菜丁翻炒,糯米入锅炒散,香喷喷的芥菜饭就出炉了。
绍兴诸暨二月二百家饭
在诸暨一带,每年二月初二这一天,有吃二月二百家米饭的传统习俗,这是当地人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传统习俗。露天米饭的配料就是传统的大米、青菜、腊肉、葱、胡萝卜等,吃的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祝福。
宁波菜煮羹
图源:网友@岳不苟爱美食
宁波人在二月二这一天的“吃”也很讲究。宁波女子携带米和炊具到郊外,搭简易灶台生火做饭,在田地里割一些蔬菜,菜和饭煮在一起称为“菜煮羹”,俗称“二月二吃露天米饭”。
浙江的二月二,是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台州临海·舞龙舞狮
漫步在台州临海的古街古巷,仿佛穿越时空,踏入了千年前的大宋繁华。二月二的台州府城更是热闹非凡,一场大气磅礴的舞龙舞狮活动即将上演!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色古香的店铺,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龙抬头,龙舞起。
巨龙在舞者的手中上下翻飞,时而蜿蜒盘旋,时而腾空而起,仿佛要冲破云霄,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温州平阳·鳌江划大龙
每年二月二,平阳鳌江的划大龙活动最让人不舍得错过。由于紧靠大江,鳌江流域的百姓以捕鱼为生,对大鳌和海龙产生了崇拜与信仰,“鳌江划大龙”由此应运而生。
鳌江大龙的长度达到了99米,保留了去年的骨架,重新绘制了龙身鳞甲,其中龙头高5米,龙身直径2.4米,展现出了鳌江大龙的气势磅礴。
这次巡游方阵的前队共由10支仪仗队组成,两匹白马马车在前方开道,手执长戟的甲士护卫一旁,生动展现了龙王出宫的王者气概,氛围感拉满,热闹又好玩!
金华武义·云溪村龙灯
金华武义云溪村精心制作的板凳龙,像巨龙在夜色中穿梭漂泊。每一节龙灯都闪烁着温暖的烛光,仿佛是巨龙身上的鳞片,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随着一声炮响,威武的龙头被高高举起,擎龙手们齐齐发出一声呐喊,盘旋回绕,金色的板凳龙瞬间“活”了过来,实在精彩非常。
台州黄岩·宁溪灯会
今年宁溪灯会中的千米龙灯首次亮相,蜿蜒舞动于春风中,与绵延直街的宁川十二灯景相互辉映,宛如真龙盘踞,贯穿街头巷尾,又似一条璀璨星河从天而降。
沿着巨型龙灯勾勒的游览路线,眼前的景致如一副绚丽的画卷徐徐展开,楼阁、河面、桥梁、林木...…皆被妆点得华丽斑斓,似将千年的韵味娓娓道来。
这个春天,不妨踏着青石板路,循着龙迹,在浙江的烟火与诗意中,“抬”起一整年的好运气!
(内容综合整理:浙江文旅资讯和省内各地文旅部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