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拍摄的违章行为。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一年举报2277起交通违法违章,其中1945起被扣分共计8998分,相当于749本驾照。这是广州一位司机王先生分享的2024年“举报战绩”。在其分享视频评论区中,很多网友为其举报行为点赞,称博主为“广州好市民”,也有人对其行为言辞激烈,称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一年两千多起,平均一天就有6起,不是在举报,就是在举报路上,该司机的“举报战绩”令人瞠目结舌,一时间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举报人多管闲事,是“吸血行为”,加重了车主的负担,甚至质疑“司机何苦为难司机”。违法必究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运行法则,如果总有一部分人心存侥幸,钻空子打擦边球,交通违法行为很难杜绝。王先生的行为客观上弥补了治理短板,对督促司机守法有积极意义,并非多管闲事。
还有人质疑该司机的动机,总认为举报者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行动。合法的举报行为是公民的义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广州举报交通违法行为没有奖励,但对举报行为进行奖励是很多地方的惯常做法,举报人依规领取奖励是其权利,不能因为举报次数多或奖励金额高就认为其行为有错。
真正应该反省的是被举报人。没有违法就不会有举报,违法多的责任不在举报人身上,而在被举报人身上。王先生的举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违法行为还比较普遍,一些司机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戾气,已经影响到公共交通安全。根据王先生的统计,被他重复多次举报的车主有222位,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同一路段多次实施同类违法行为。2024年9月18日,其早晚拍到的违法违章行为加起来接近有100起。如此肆无忌惮的违法行为,才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交通违法行为社会危害严重,没有可容忍的空间。拿王先生举报比较多的“在应急车道上行驶”说吧,占用应急车道,一旦出了严重交通事故,人命危在旦夕,可救护车想进都进不去,又该怎么拯救生命?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排队,但总有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司机在应急车道上风驰电掣,他们的潇洒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拿公共利益背书。
所谓的道义责任不过是一些被举报人试图为自己开脱的借口,难道对违法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能放一马就放一马,才叫讲道义?恰恰相反,这是真正的不讲道义。举报违法行为不仅是在维护社会秩序,更是在保护包括被举报人在内所有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与其责怪举报人,不如当一个合法守信的交通参与者。
当然,执法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也要为车主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环境。比如标志标线一定要合乎规范,以人为本,一些不合理的禁止标志该去掉的要去掉,该调整的要调整。2021年,广东佛山一个因罚单过多而上了热搜的高速路口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申诉司机表示此处交通标识不合理。事后管理部门对该路段标志标线进行了优化改进,罚单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可见,并不是每一起违法行为都是车主素质问题,管理部门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