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余杭院区急诊监护室“90后”男护士张帅为病患上门护理。
如果通过手机预约专业护士上门,来的是一位男护士,你会有何反应?近年来,随着上门护理的普及,“网约护士”渐入百姓视野,其中网约男护,更是成为香饽饽。
2月24日下午1时,记者跟随浙大一院余杭院区急诊监护室90后男护士张帅,前往一位宋姓患者家中,体验网约男护士上门服务。
家属:
男护士一点不逊色
“叮咚!”
这份护理服务订单24日下午,由家住杭州余杭区的宋大伯二儿子发起,距离张帅所在的浙大一院余杭院区5.47公里,订单需求比较简单,是更换引流袋。考虑到自己次日休息,张帅接了单。
去年12月,78岁的宋大伯因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在浙大一院余杭院区肝胆胰外科做了手术。
本月初,宋大伯带术后的三根引流管和一根空肠造口管出院了。24日,本是更换引流袋的日子,但宋大伯身体虚弱,出行不便。二儿子想起出院前护士提过的居家护理服务,赶紧在“浙里护理”平台下单。
当天下午1时,张帅在医院取完下单耗材,提着专业的护理包,准时到了宋大伯家中。他先仔细核对患者信息,随后戴上口罩、手套,开始护理前的准备。在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老人近期身体状况后,开始护理服务。
“帮加固下导管吧,平日你们自己处理不好。”张帅全程半蹲,一边更换引流袋,一边向家属讲解如何保持伤口清洁、如何计量胆汁引流量等。
约10分钟后,整个护理过程结束。家属十分满意:“网约上门男护士的操作与医院没什么两样,事后多了好几句提醒和注意,教我们如何居家观察,很细致周到。”
张帅在日常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男护士优势:
抗干扰抗压力更好
记者观察,在上门护理期间,细心的张帅发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手术伤口敷料需要换药,患者进食后腹胀明显,可能与进食方式、缺乏运动有关等等。
这些问题的发现、原因的推测以及需要调整的养护方式,原本不在订单的服务范围之内,张帅还是十分耐心地解答和示范。
一通操作下来,又花了20多分钟。“可能是出于职业习惯,很多时候看到了,就想帮患者解决。”张帅坦言道。
“以前带老人去医院换引流袋,得在医院挂号排队等候,折腾半天才能完成。”宋大伯的小儿子感慨道。宋家两个儿子对张帅的专业度很是认可,他们没想到男护士也这么细心和耐心。
事实上,张帅属于网约男护士里的“天花板”,从事护理工作10年,是浙大一院男护士工作组组长、急诊监护室教育护士、居家护理服务专家,拥有省级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急诊等多个重要科室轮转经验。这一趟出诊,对他来说算得上是小菜一碟。
男性做网约上门服务工作,和女护士相比,有哪些不同?
“如果要说男护士的优点,我觉得男生的抗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女性更强一点,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可能会相对更冷静一些。”张帅表示,面对长期卧床的病患,男护士在体力上也明显更占优势。
上门护理:
责任比在医院更重
“除了为患者更换引流袋,还对患者家属进行了空肠造口管使用宣教以及居家健康指导。”张帅坦言,上门服务还是挺耗费精力的。
“护士通常是‘三班倒’,都是利用休息时间来接单,网约护士没有想象中好干。”无独有偶,网约男护士、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冯仰辉也很有体会,他表示,出去接一趟单,不仅要占用休息时间、按照严格流程提供服务,上门前要进行各种准备工作、服务结束后还要负责回收医疗废物……
据了解,目前,浙江医院有55名男护士,占比5.58%,和他一样可以上门进行普通服务的男护士有13人,也是凤毛麟角。
工作环境的变化,让网约上门护士的职责变得分量更重。
当护士在医院的时候,有医院这个天然场所做依托,病患会默认医生、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而网约护士则完全不同。家庭场景下,市场的认知度、接受度也有很多差异。
很多人见到男护士,第一句话通常是:“你有证吗?你会不会啊?”
因此,每次居家服务时,他们都需要带好部分对应相关的资质证书,随时“自证清白”。
“被质疑当然很不甘,但每一次完成服务后,看到家属眼中满满的信任,觉得自己的价值在提升,这就是我平凡且充满意义的工作。”冯仰辉说。
从第一次接单开始,张帅和冯仰辉不约而同养成每次带两套材料包的习惯,“这样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些安全感,上门服务毕竟不像在医院,患者的情况存在不确定性,所以要提前考虑,做足准备。”张帅说。他所在的浙大一院参与“浙里护理”的护理团队有532人,他们会把这些接单小经验,在微信群里交流。
张帅(前排右一)接待比利时学生参观团。 受访者供图
供不应求:
男护士“根本不够用”
有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几百万护士中,男性护士只占3%。浙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许骁玮坦言,男护士最大的优势在于体力和精力。此外,男护士在上门出诊方面也更有性别优势。
浙江是全国最早一批纳入“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的省市之一。目前,全省共有635家医疗机构、5.6万余名护理人员参与,2024年为58万余人次提供护理服务。“在这庞大的护理人员群体中男护士只有1131名,占比大约2%左右。”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药政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约男护士受到青睐,对发展基层护理事业也大有裨益。随着居家护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普及,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的居家护理服务越来越多,对男护士下沉基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每一位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的男护士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浙江医院护理部主任刘彩霞表示,这样的高门槛也导致平台男护士根本不够用。
“为了让患者更放心地享受便捷、专业的护理服务,除了设置严格的准入门槛,不少基层医院通过定期培训来提高男护士的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药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近期将出台《关于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的实施意见》,从整体上推动全省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互联网+护理服务’真正为越来越多刚需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温暖的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