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个月内订单量环比增长280%,年轻人的嗅觉经济升温

    潮新闻 记者 祝瑶2025-02-25 05:43全网传播量14.9万
    00:00
    00:00
    01中式香成为年轻人新宠,社交平台上相关笔记上万篇,电商平台消费热度不减。
    02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用户群体,中式香消费同比增长超300%,淘宝平台上中式香订单量环比增长280%。
    03古装剧点燃考古热情,如鹅梨帐中香等中式香受到追捧,年轻人爱上传统与创新碰撞的中式香调。
    04中式香品牌通过非遗制香技艺、IP联名等方式,戳中年轻人喜好,满足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052023年中国香薰行业市场规模约181.5亿元,同比增长24.25%,预计2025年将增至254.4亿元,新中式浪潮叠加嗅觉经济快速增长。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一缕青烟,蜿蜒弥漫,温润的香味,渐渐扩散。点一支香,卸下了重重的忙碌,从情绪消费到文化认同,中式香正在成为这届年轻人的“心头好”。

    “早C晚A”之后,“香香的”新爱好,在年轻人当中日渐兴起。在社交平台上,有关中式香的笔记高达上万篇,在电商平台上,中式香消费热度不减,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用户群体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0%,年轻化趋势明显。

    恋上“香气”的年轻人

    95后姑娘橙汁来说,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闻一闻调香大师安陵容制的鹅梨帐中香”。

    作为甄嬛传十级爱好者,橙汁说,一批古装剧中的鹅梨帐中香,点燃了爱好者们的考古热情。跟着社交平台上的“寻香”攻略,沉香“借”梨汁的果香,清甜不腻,悠远绵绵。橙汁喜欢上了梨汁甜、花香溢、沉檀馥郁等众香交织的味道。“说不上为什么,房间变香香的,整个人也凝神静气,变得更轻柔起来。”下班后,橙汁彻底爱上了传统与创新碰撞的中式香调。

    淘宝中式香相关商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一直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事,如今,也成了年轻人喜爱的新年仪式感,“点燃新的一年。”

    中式香迎来开年热卖,小鱼制香的负责人周晓钰并不意外。2012年起,他就对中式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表示,随着国潮风的兴起,中式香以其独特的感官体验和魅力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

    淘宝店铺截图

    在周晓钰眼中,曾经算不上大众的中式香,渐渐在年轻消费者当中打开市场。单从淘宝店的交易记录来看,年轻人正在蓄力,消费总额稳步提升了50%以上。“随着国潮风兴起,很多年轻人从一时兴起,变成了中式香调的忠实‘回头客’。”周晓钰说,淘宝店内在售越南芽庄、龙涎香、鹅梨帐中香等都是热门味道,店内还推出了与之相关的沉香护手霜、沉香精油皂、沉香旅行套装以及个性香插、香托等相关产品。从刚刚入门到需求的进阶,周晓钰判断,中式香调越来越丰富,成分“取之天然”的中式香更受顾客青睐。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新兴的国产香调品牌正尝试与传统文化进行连接。譬如,取名时借用古诗词的意象,从名字上就能感受到中国文化意蕴;生肖香包、盘纸手作、烧璃手作等传统手工艺也和中式芳香原料相融,引发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中式独有的气味审美出圈

    “嗅觉经济”时代,当年轻人迷上中式香韵之后带来的情绪满足,氤氲中的风雅,也拉动了一条“更香的”赛道。

    2月以来,淘宝平台上相关的中式香订单量环比增长280%,香薰炉、香插等工具订单量环比大涨480%。从地域来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的消费者更爱买中式香。在成交金额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南方省份占据了6席。从用户群体来看,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用户群体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0%,年轻化趋势明显。芽庄沉香、老山檀香、鹅梨帐中香,成为他们最爱的三大中式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另一面,年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推动了中式香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据淘宝香氛行业团队人士介绍,中式香大多以檀香、沉香等天然香料为原料,制作成线香、香丸等形态,使用场景也逐渐拓展到了日常生活中。中式香品牌们正在通过非遗制香技艺、IP联名等方式,让中式香脱离“陈旧”标签,戳中年轻人的喜好。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香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1.5亿元,同比增长24.25%,预计2025年将增至254.4亿元。

    “新中式”浪潮叠加“嗅觉经济”的快速增长,让一批中式独有的气味审美的“东方香”,走入大众的视野。在行业看来,早先的追求国际大牌的衍生香氛类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到一批追求高价值感的小众品牌出圈引领潮流,再到如今与中式香的共融共生,为寻香而来的情绪消费,有了更深入人心的表达方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