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22家、32亿、近200亩,临安法院“妙手回春”

    潮新闻 记者 王啸 通讯员 滕腾 王浩2025-02-24 09:52全网传播量32.1万
    00:00
    00:00
    01杭州市临安区法院上线“企业挽救价值估值系统”。该系统通过18项指标评估企业挽救必要性,提高成功率。
    02仙草鼋谷牧场是该系统成功挽救的中小微企业典型案例,集自然教育、濒危物种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
    032023年,全国法院重整、和解案件在破产案件中占比低,浙江省仅1.6%,企业挽救价值难识别是主要原因。
    04系统创新评估模式,从静态资产向动态营运价值转变,预估企业未来收益,已成功挽救22家企业,化解债务32.1亿元。
    05该系统上线后,债权清偿率提升至34%以上,较改革前上升19个百分点,有效盘活土地近200亩。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企业挽救价值估值系统上线发布 图源:杭州中院

    近日,仙草鼋谷牧场正在做开业前的最后准备,该牧场是集自然教育、濒危物种保护、天然中药材产业为一体的研学基地,也是杭州市临安区法院全过程应用“企业挽救价值估值系统”,挽救中小微企业并重整成功的典型案例。

    “企业挽救价值估值系统”是临安区法院探索破产审判机制的一次创新实践。该系统核心在于用“识别、评估、变现”价值的市场化手段,去解决为什么挽救、挽救谁、怎么挽救三大难题。相较于以往对企业不动产、设备等进行价值评估,该系统通过生产工艺、特殊经营资质等18项挽救价值指标,全面识别企业是否具备挽救必要性,提高挽救成功率。

    临安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在法院审理的破产案件中,重整与和解案件占比一直处于低位。如2023年,在全国法院审结的破产案件中,重整、和解案件占比仅有5%,浙江省仅有1.6%。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挽救价值难以准确、及时地识别,一些仍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没能及时获得司法救治,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简单来说,该系统创新了破产企业评估模式,从“静态资产价值”向“动态营运价值”转变,侧重评估企业在特定行业、产品、经营假设下,通过改善经营达到行业正常企业状态,预估在未来投资周期内可获得的收益。

    数据显示,企业挽救价值估值系统上线以来,已成功挽救中小微企业22家,化解债务32.1亿元,盘活土地近200亩,债权清偿率提升至34%以上,较改革前上升19百分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