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有人读着读着就哭了……距离高考百日,杭十四中这一幕超燃

    潮新闻 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夏珍珍 2025-02-24 06:33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012月底,杭州第十四中学举办2025届高三百日誓师暨十八岁成人节活动,家长交家书给孩子,记录成长历程。
    02杭十四中特别设置家书环节,家长将书信交到孩子手中,现场感人至深,书信成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03高三资深教师发现,一代代学生身高视野提升,但也面临更大压力,如AI技术带来的未来工作担忧。
    04杭十四中政治老师胡喜玲鼓励学生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认为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AI无法取代的。
    05杭十四中副校长周忠辉表示,成人礼旨在庆祝学生成长并进行教育引导,希望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高考,更在于成就梦想和报效国家。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时间来到2月底,高考进入百日倒计时。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杭州第十四中学举办了2025届高三百日誓师暨十八岁成人节活动。

    十八岁是人生迈向成熟的关键时刻,更是人生的新起点,而这一刻,高考百日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

    仪式现场,家长把一封封家书交到孩子手中,一字一句里,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也浓缩了一个家庭的殷殷期盼。读着书信,有人轻轻相拥,有人用纸巾擦起眼角。

    照片墙吸引很多家长驻足观看

    一张照片一封书信

    记录18年来时的路

    上周日,杭城气温不到十度,寒风凛冽,但在杭十四中凤起校区体育馆外,一排照片墙边,却围了不少家长。

    裹着围巾、戴着帽子,家长们搓着手,指着照片上互相交流。

    “是不是这位?跟现在还是有点像。”

    “啊呀,我都认不出来了,一下子长这么大了……”

    照片墙上,是高三每个班级,每一位同学儿时的照片。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幼儿园、小学……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成为了这一天的主角——他们已经18岁了。

    这一路成长,父母陪伴、见证,心里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在成人节活动上,杭十四中特别安排了家书环节,让父母准备一封书信,在活动现场交到孩子们手中。

    家长把家书交到孩子手中

    每一年的成人节活动,这个环节总是赚足了眼泪。

    孩子第一次经历这个过程,而家长同样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书信里,都是他们掏心窝子的心里话。有家长还特别有仪式感,把书信写到了红色的卷轴上。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天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接送来回学校的路上,已成为父母子女一天中可交流的最长时间。”高三(11)班谢哲涵的爸爸谢金很有感触,父母子女一场,终将是渐行渐远的旅程,“再过几个月,他们或许去外地上大学,那么每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 

    谢爸爸的话,也代表了无数个家长的心声:无论孩子身处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奋斗,家永远是最温暖的避风港,父母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你们平安、健康、快乐地生活,便是父母心中最大的心愿。”

    一支笔,记录了孩子的成长。18年的岁月,浓缩在了这一刻。读信环节,很多孩子、父母都哭了,掏出餐巾纸,互相擦泪。

    有欢笑,有失落,有坚定,有迷茫……这一路,因为成长、学业,父母与子女,被各种情绪裹挟,有一位家长的话,让大家频频点头:“孩子就像落在家里的星星,照亮了一整个家庭。”

    被一封家书看哭的女生

    一份嘱托一句誓言

    高考倒计时百日号角已吹响

    当天的成人节活动,就在杭十四中的体育馆举行,孩子边上站着父母,有趣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已经长得比父母高出一大截。

    好多高三资深教师,已经送走了一届届毕业生,他们发现,一代代孩子,身高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开阔,也变得越来越多元。

    当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更大了。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年代,师长的殷切希望,同龄人的无形压力,自己心向往之的理想,把那些叹息压进了书山题海中。

    比如最近火热的人工智能deepseek,它能够写文章、解答问题,甚至编写代码。有人担心,未来的工作会不会被AI取代?现在努力学习,是否还有意义?

    作为与新世纪共同成长的一代,这一代孩子的肩膀上,承载着父母满满的希望,老师深深的嘱托,还有一个时代的骄傲与荣光。

    为孩子戴上成人帽

    “责任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动力。”杭十四中政治老师胡喜玲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时就提到,AI永远无法取代的,是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她鼓励同学们,在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十八岁成人节活动上,杭十四中也进行了2025届高三百日誓师,每个班级都喊出了属于自己的,充满青春热血的宣言与口号。

    一位位同学,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穿过成人门,此后的高考,就是他们成人之后面临的第一次人生大检阅。

    穿过成人之门

    一场活动包含庆祝与教育

    激励同学们寻找学习的意义

    周日的成人节活动,杭十四中在凤起校区和康桥校区分别进行,从成人门到照片墙,仪式感满满。

    为何在忙碌的高三,还要举办这样的活动?

    在杭十四中副校长、特级教师周忠辉看来,成人礼的功能,包含庆祝和教育。

    “用一场隆重的活动,来给同学们的青春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而通过活动育人,让学生有所收获和感悟。”周副校长说,成人之后,同学们会感受到身份转变、认知提升,人生未来的路,也慢慢展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个时候,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契机。”

    高高抛起成人帽

    1月首考结束,6月份的高考就在眼前,焦虑迷茫在所难免,很多同学会自问,未来的路在哪里?

    “看看小时候的照片,读一读父母的家书,他们会想到自己的梦想初心,为他们的努力注入精神的力量。”周副校长坦言,高考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拼搏与毅力,“找不到意义的时候,或许就很难坚持;而赋予意义之后,就会激发出一往无前的勇气。”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这场活动也是为了告诉他们,学习的意义不只是参加高考,也不仅仅只看中最后的分数,而是成就梦想,改变命运的阶梯,也承载着家庭梦想、报效祖国的更宏大的志向。

    陈利民书记为同学加冠

    正如杭十四中党委书记陈利民在成人礼上所说:“每一位十四学子都是一座宝藏,这座宝藏定能开采出耀眼的宝石。作为师长,我期待未来你们带着荣耀回到母校,告诉我,你成为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成为了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图片由学校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