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生活丨当网文遇上AI:创作的未来在哪里?

潮新闻 记者 李沐子 于瓅2025-02-22 09:00全网传播量16.6万
00:00
00:00
012023至2025年,AI技术快速渗透到文学领域,尤其在网文创作方面引发争议。AI小说写作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如谷歌Gemini 2.0能生成百章小说大纲。
02AI写作训练营兴起,吸引新人作家尝试AI创作,有学员通过AI写作获得万元收入,但资深网文作者欧阳墨心提醒新人勿走捷径,强调持续积累和生活观察的重要性。
03晋江文学城等网络平台拒绝AI投稿,编辑对AI创作小说持拒绝态度,认为人类创作蕴含丰富情感和思想深度,AI难以企及。
042025年2月,晋江文学城发布AI辅助写作使用公告,对AI辅助写作进行分类和限制,超出范围将面临处罚,引发网文作者对AI影响的思考。
05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等人认为,AI写作虽处于青涩阶段,但未来有望实现人机双赢,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则担忧AI带来的版权和伦理问题,呼吁法律和社会措施应及时跟上。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AI(即“人工智能”)的风,终于是吹到了文学领域。

当我们在对话框中输入“AI的写作能力如何?能超过人类吗?”时,虽然回答问题的AI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答案始终冷静且客观——仿佛它们早已被训练成最理性的思考者,从不带一丝情感波动。

短短两年间,从2023年的AI大模型元年,到2025年AI应用的真正元年,AI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AI的广泛应用,争议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网文创作领域。

如今,“AI写作训练营”“未签约小作者用AI写文弯道超车”“我被AI写的小说震惊”等标题频繁出现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和网文作者的热烈讨论。AI写作到底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它是否真的能取代人类写作?AI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让人们对AI既充满期待,又心存疑虑。

来源:新华社

AI作家来了?

2025年,AI小说写作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长文创作方面实现了突破,使得文字创作的“程序化生产”成为可能。

比如,谷歌的Gemini 2.0能够生成逻辑严密、连贯性强的百章小说大纲,打破了以往AI只能写短文的局限;阅文集团旗下作家辅助创作产品“作家助手”,已经集成独立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以增强问答推理能力和描写润色效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有不少人在写作时会选择用AI进行润色,甚至直接用AI进行创作。于是,“AI写作训练营”应运而生,吸引了许多想要踏入网文赛道,试图成为“AI作家的新人小白。

某平台“AI写作训练营”的销售客服告诉记者,他们的免费课程专门针对零基础的新人,让学员先了解AI,感受小说、剧本、故事的创作过程,学习如何使用提示词,实际操作AI写作。对学员几乎没有门槛,只要有空余时间,哪怕只是看过几篇网文小说,都能试听他们的免费课程。此外,销售客服也会鼓励新人作家尽量多平台投稿,并推荐那些对AI写作文章未有限制的小说平台。

在收益方面,该客服表示,稿费收益要看个人努力程度。他们有学员将作品投稿到短剧,两篇都获得了万元以上收入,“当然也有几百元,甚至一两万元的。”

拥有18年网文小说写作经验的欧阳墨心(笔名),如今是晋江文学城的签约作者。她提醒那些急于求成的新人作者:“不要试图走捷径。”她强调,小说创作需要长期的阅读和写作积累,天赋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持续积累和对生活的观察。

欧阳墨心写作前准备的副本大纲 来源:受访者

“那些天赋非常好的人,实际上都是因为之前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和基础,才能一飞冲天。”欧阳墨心建议新人作者平时多读书、多写作、多观察生活,这才是提升创作能力的不二法门。

不过,欧阳墨心也并非完全否定AI的价值。她认为,AI可以作为创作的辅助工具,比如帮助作者快速搜索素材、整理大纲等。但在创作的核心环节,如撰写正文和塑造情节时,AI的帮助却非常有限。她形象地比喻说:“我觉得现在AI的水平不能说非常差,但也不能说非常好,感觉就像隔夜的米饭,又过了一遍开水,索然无味,总之:不能细看。”

“它在模仿人,但它还不是人”

回溯历史,从最早探索时期的符号主义,到知识驱动和机器学习阶段,再到如今的大模型时代,AI技术不断进化。如今,它已悄然渗透到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能助手等众多领域,正逐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

实际上,当前的AI已经能够创作出长篇作品。202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带领团队,发布了首部百万字AI小说《天命使徒》。该小说是采用“国内大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人工后期润色”方式完成的人机融合式文学作品。

或许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作者担心未来出现批量生产的AI小说,可能会压缩原作者的生存空间。那么,AI真的能像人一样写作吗?

“我的第一本小说写了八年。”欧阳墨心谈到自己是否会使用AI创作时,她的态度十分明确:“晋江文学城是完全拒绝AI投稿的,甚至连AI生成的封面都不允许。”据欧阳墨心所知,如今大多数网络小说平台的编辑都对AI创作的小说持拒绝态度,“因为真的用不了。”

“人类创作的小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深度,这是AI难以企及的。”欧阳墨心解释说,尽管AI可以模仿人类的写作风格,但它终究不是人类,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情感和生活体验。“AI创作的小说往往是资源整合、拼凑和模仿,缺乏真正的感情和创造性。”欧阳墨心坦言,这种“拼凑式”的创作,就像是一场没有灵魂的表演,无法打动读者的心。

“DeepSeek虽然有一定的思考和灵感激发功能,但它的文学口味实在有些奇特,总是偏向科幻和BE(Bad Ending)文学。”欧阳墨心表示,网络小说读者对时代感和新鲜感的要求极高,AI重复拼凑出来的内容,会让读者很快失去兴趣。“网文作者一直在尝试求新求变,创造出新的、更有意思的小说,所以就这一点来说,AI目前远不如人类。”

在欧阳墨心看来,AI在模仿人,但AI还不是人。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学的另一端,年轻一代作者也在思考AI对创作的影响。在番茄小说网写作已有两年的10后作者林若尘,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在创作过程中不会选择使用AI。

林若尘认为,一方面,AI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需要人工进一步加工和润色;另一方面,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作者自身创作能力的退化。“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传递,而这些是AI无法替代的。”

此外,伦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逸芸在接受潮新闻采访时也提到,AI写作存在多重法律风险,如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权、著作权归属不明,以及通过AI生成的作品可能无法获得著作权保护等问题。

去年,番茄小说平台曾新增“AI训练补充协议”,引发了网文作者群体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该协议要求作者同意将其作品用于平台AI的内容开发,引发了作者对自身权益和创作自由的担忧。在作者们的强烈抗议下,平台最终取消了这项补充协议。

2025年2月17日,中国知名网络文学网站晋江文学城相关管理人员发布《关于AI辅助写作使用、判定的试行公告》,对AI写作辅助中的文字型辅助和创意性辅助进行分类,划分等级。一旦超过一定范围,影响原创性,则不可使用AI。若超出允许范围的AI辅助写作情形,则面临锁章、永久禁榜等处罚。

但这场人与AI的较量,虽然人类暂时以限制AI创作获胜,未来又将如何呢?不可否认,这引发了大家对网文作者与AI写作之间关系的思考。

来源:网络截图

人机协作会是写作新趋势吗?

面对席卷而来的AI浪潮,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无疑是国内人文领域中最早品尝到AI写作“头啖汤”的学者之一。

早在2021年,王峰就敏锐地察觉到,从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角度来看,AI写作已经不再是难以攻克的难题。只要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便能够大展拳脚,创作出一部长达百万字的作品。

虽然这些小说还有“AI味儿”,但王峰相信,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迅速进化,会让人工智能小说从青涩阶段进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实现写作质量的大幅提升。

王峰表示,使用AI进行文学创作,或许能够对未来的文学形态进行持续性的探索,从而实现“人机双赢”的局面。

然而,就目前而言,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苗怀明直言,AI写作水平能达到乃至超过一般人,但它还不是人。“AI现在只能写一些套路化、格式化的东西,谈问题往往面面俱到,大而化之,缺少个性和深度,准确性也存在问题。”苗怀明说,套路化的内容其实就是正确的废话,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信息垃圾”泛滥。

此外,苗怀明称,当前AI没有辨别能力,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因此容易出现假消息,也就是谣言。”苗怀明坦言:“我认为AI代表了人类新时代的开始,但我认为人类还没有准备好。”

AI技术作为新兴事物,法律和监管往往是缺失的。除了AI可能创造出“谣言”外,苗怀明还担忧AI泛化后带来的版权问题和伦理问题都亟待商榷。“因此法律和社会措施应该及时跟上,这实际上是一个沉重且严肃的问题。”

不过,苗怀明仍愿意拥抱AI带来的变革。“就拿当前教育来说,AI促使我革新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进而传授学生‘我的思路’,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应对能力。”在使用AI强大的检索能力后,苗怀明感慨,AI确实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成为工作中非常棒的“助手”。

欧阳墨心也表示,虽然目前AI还无法取代高水平的人类作者,但未来或许有可能实现这一突破。“谁知道呢?说不定有一天,AI真的能写出超越人类的小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7)
生活中的阳光 · 2025-02-22 22:50 · 浙江杭州回复
AI写作到底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它是否真的能取代人类写作?关注中
潮客_24qwzj · 2025-02-22 14:51 · 浙江杭州回复
欧阳墨心说得对,AI写的像隔夜米饭再泡一遍水,索然无味。看来AI可以当助手,但想当主角还差得远呢!
潮客_24kuhr · 2025-02-22 13:22 · 浙江杭州回复
AI写小说虽然快,但总感觉像拼图,缺少原创性。网文读者可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复制粘贴”的产物。
月夜河堤慢行走 · 2025-02-22 13:13 · 浙江温州回复
如何区别AI和人工创作?
月夜河堤慢行走 · 2025-02-22 13:12 · 浙江温州回复
AI与创作会发生矛盾吗?AI会不会降低人们的智商。
潮客_3k3ght · 2025-02-22 13:12 · 浙江杭州回复
AI创作的小说?听起来挺酷,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人类的情感、生活体验这些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AI再聪明也模仿不来。
潮新闻小编 · 2025-02-22 14:19回复
AI是大势所趋,但也要为我所用
潮客_w7yphn · 2025-02-22 12:50 · 浙江杭州回复
AI写作训练营?感觉就像速成班,真以为写小说是按个按钮就行?还是老老实实多读多写吧,捷径走不通的!
镇上的狐狸 · 2025-02-22 11:07 · 浙江嘉兴回复
一部“AI浓度”很高的作品尽管文笔华丽,但能打动读者、直抵人心的文学力量,还是出自人类作者之手,毕竟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传递,而这些恰恰是AI写作所无法理解与提供的
潮客_2ca3kv · 2025-02-22 09:53 · 浙江嘉兴回复
AI写作虽火,但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人类的情感与深度!
暮色年华 · 2025-02-22 09:47 · 黑龙江哈尔滨回复
AI确实能帮我们整理大纲、搜索素材,但真要写出有灵魂的故事,还得靠自己用心去感受生活
懂得知足学会珍惜 · 2025-02-22 09:43 · 浙江杭州回复
ai可以生成大纲,但缺乏灵魂和情感,终究只是模仿,不是创作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